據報告網了解:儘管2013年發改委下調了火電上網電價,但對於電力企業而言,煤價下行所帶來的利潤增長似乎遠遠超過了上網電價下調帶來的損失。
煤價走低讓以火電為主的發電集團利潤大翻身,2013年五大發電集團利潤總額達740.34億元,創近年新高。其中,全年煤價持續走低使得發電成本大幅降低是電力企業利潤大漲的主因。
港富集團黑色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志斌向記者表示,2013年上網電價下調是在10月份,幅度也並不大,所以上網電價下調對於五大電力的影響甚微,火電企業依舊「賺瘋了」。
煤價暴跌電企受益明顯
規模最大的華能集團2013年實現利潤208.44億元,繼續位列五大之首。其餘依次為國電集團157.94億元、華電集團 151.74億元、中電投集團111.56億元、大唐集團110.66億元。從淨利潤看,依次為華能集團127.9億元,國電103.44億元,華電 96.74億元,大唐74.33億元,中電投71.52億元。
據悉,中經網數據公司201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五大發電集團2012年全年利潤估計為460億元,創下2002年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2013年,電企之所以延續2012年以來利潤暴增的好光景,煤價下跌仍然是主因。數據顯示,2013年環渤海煤價指數均值為589.6元/噸,2012年的均值為702.9元/噸,下降了113.3元/噸。
在煤價有上述跌幅的大背景下,火電板塊受益明顯。從火電裝機容量看,依次為華能11356萬千瓦,國電9227萬千瓦,大唐8768萬千瓦,華電8555萬千瓦,中電投6209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規模最小的中電投,其火電利潤也達到78.16億元,同比增長4倍。
中電投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日前對外表示,根據當前的市場形勢和企業實際情況,2014年火電仍將是中電投利潤增長的「主力軍」;中電投2014年火電項目發展目標是核准1529.69萬千瓦、開工765.49萬千瓦、投產289萬千瓦。
2014年火電板塊利潤或降
2013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出台可再生能源和環保電價政策,根據這一政策,在2013年10月前後,多數省份的火電企業上網電價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調,而五大電力集團2013年創紀錄的年度利潤似乎可以說明,電價下調對其影響並不大。
記者查詢發現,中電投旗下有中國電力、上海電力、漳澤電力、吉電股份幾家主營火電業務的上市公司,2013年第四季度,上述公司都發布了相關公告。其中,漳澤電力稱,上網電價調整後,預計公司 2013年度營收減少5500萬元,不過從漳澤電力日前發布的公告來看,其2013年度利潤增長仍舊非常可觀,「預計2013年度淨利潤預計盈利4.2億至4.8億元,同比增長580.93%至678.21%」。
吉電股份則預告稱,在2013年度實現扭虧,實現淨利潤3800萬元至5000萬元。
張志斌向記者表示,電價下調對於電力企業利潤的影響主要集中在2013年第四季度,另外,相對煤價下跌的幅度而言,電價下調幅度還比較小,所以對於火電企業的盈利影響並不明顯;按照中電聯公布的2012年的煤耗標準
(火電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達326克/千瓦時)計算,對應2013年113.3元/噸煤價降幅的電價下調標準大約為0.047元/千瓦時,而從2013年底各個省份公布的火電上網電價下調標準來看,下調幅度最大的省份也與這個標準相去甚遠。
不過針對2014年的盈利狀況,中電投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達出了一定的擔憂。「考慮到電價下調等因素,估計2014年火電板塊的利潤可能不會有2013年那麼好了。」該人士說,2013年上網電價下調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第四季度,相比較而言,2014年全年都要受上網電價下調的影響。
想了解煤炭行業(報告)相關資料請閱讀報告網的《2013-2017年煤炭行業兼併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諮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