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北方散戶牛奶質量低只能做常溫奶粉 廣東奶農或以降價結束「拉鋸戰」

北方散戶牛奶質量低只能做常溫奶粉 廣東奶農或以降價結束「拉鋸戰」

2015-01-01 10:39:1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殺牛倒奶 北方散戶牛奶質量低只能做常溫奶粉 廣東奶農或以降價結束「拉鋸戰」

  殺牛倒奶 北方散戶牛奶質量低只能做常溫奶粉 廣東奶農或以降價結束「拉鋸戰」

  國際奶源低價傾銷大舉入侵,北方由前年的搶奶成風變為一片蕭條,山東殺牛、河北倒奶,在奶農苦不堪言頻頻維權、企業不願收奶加高成本背景下,本土情況如何?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雖然是全球第三個產奶大國,但2013年中國人均占奶量只有30公斤,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貧奶國」。

  昨日,本報記者深入採訪得知,就在元旦過完這幾天,廣東乳企與奶農之間一場前所未有的「拉鋸戰」或告一段落:奶農很可能讓利5%,企業也願意續約而非一味壓成本,而棄養的散戶僅僅十來家。

  「以往年尾年初簽訂了新一年收奶協議,包括燕塘、香滿樓、風行牛奶等在內的幾家乳企都會在終端價上調10%左右,這種現象持續7年了,今年廣州終於告別鮮奶價格『年年漲』的情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網友 市場鮮奶依舊貴為何倒奶?

  據農業部482個生奶固定檢測點去年1~9月的調查,全國生牛奶價格從4.26元/公斤降到3.84元/公斤。而在2014年最後2個月,一些地區已降到1.6元/公斤。

  昨日,多位網友留言表示,當地的鮮牛奶價格並沒有下降。

  廣州日報記者記者在百佳超市走訪發現,1盒180毫升的燕塘鮮牛奶的均價為3.07元,而1盒同樣規格的香滿樓鮮奶均則為2.87元。其他規格與品牌的新鮮牛奶價格相比去年夏天,價格也並沒有太多浮動。

  奶農 廣東生鮮奶或降價3%~5%

  廣東棄養的奶農僅十來戶,更多還是積極進行價格談判。每年12月是廣東乳企和牧場、散戶簽訂次年購銷合同的談判期,今年卻陷入「膠著」中。

  「一年一簽方式持續15年了,之前漲是主旋律,落到市場上,常溫奶、巴氏奶價格也水漲船高,不少都年漲幅達到10%,去年初廣州瓶裝鮮奶價突破4元,不少消費者都表示受不了。」對此,該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並非燕塘、香滿樓、風行牛奶眼紅光明、三元等漲價而選擇「跟風」或每年相約「抱團」,還是因為續約時收奶價上調而導致來年市場價調整,而持續7年的「年年漲」行情在今年終結。

  但本地液態奶價格沒波動的背後,今年卻驚現一場乳企與牧場之間的艱辛拉鋸戰。乳業專家王丁棉昨日接受本報採訪時透露,廣東生鮮奶價格下調是必然趨勢,只不過是降多少的問題。「經過多方協調,估計最後很大可能以奶農或降價3%~5%結束僵持的談判。」他表示。

  據悉,2014年廣東生乳價格保持全國最高價並持續全年,這一年來廣東生乳收購價格保持在5500~6000元/噸。「價格基數高,奶農還是有一定的讓利空間,即使讓利5%,依然可維持在五千多元每噸的價位上。」王丁棉表示。

  廣東 今年絕不會出現倒奶現象

  昨日,王丁棉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他有把握,廣州乃至廣東今年不會出現倒奶,而且廣州人平常喝的鮮奶價格也會平穩。

  這是因為廣州地區本身缺奶,而且牧場的牛奶產品質量好,在廣州本地多用作新鮮牛奶和酸奶,和進口奶粉並不存在過多競爭。而且廣東本地的大型乳企願意收購本地牧場牛奶。

  相比散戶,王丁棉介紹,目前大的乳企對300~500頭奶牛以上的牧場還是感興趣,仍舊對接收購鮮奶,沒有聽說有1000頭以上的奶牛牧場倒奶。倒奶的都是散戶、「奶牛小區」。

  相比北方牧場的散戶模式,廣州奶牛模式減少了中介和牛奶販子,一方面由牧場直接和企業對接,簽訂合同,使得規模牧場有跟乳企的議價能力,同時也保證了牛奶的質量,可以直接被製作巴氏低溫奶和新鮮酸奶製作。

  廣東鮮奶制奶粉成本高過進口奶粉

  王丁棉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倒奶悲劇有兩大主要因素:一是全球奶業危機的大背景;一個則是「奶牛小區」這樣的散戶模式本身問題。

  據介紹,僅去年一年,進口奶粉在中國的價格,從年初的5萬元/噸跌至年底的2萬多元/噸,直到目前的1.8萬元、1.7萬元/噸。降了3萬多元,對乳企來說,會更多選擇進口奶粉還原做產品,減少對國產奶源的使用。

  王丁棉介紹,國產新鮮奶源之前的平均價格是5000元/噸、4000元/噸,即便現在降到3500元/噸。按照8噸鮮奶做成1噸奶粉來計算,國產鮮奶做成奶粉的價格為28000元/噸,而進口奶粉為1.8萬元/噸。

  而東北等大牧場去年國產鮮奶收購價格為3800元/噸,缺奶大省廣東去年的鮮奶收購價在6000元/噸,今年估計在5500元/噸左右。按此計算,廣東鮮奶製成的奶粉價格為4.4萬元/噸,進口奶粉僅為1.7萬元/噸,本地奶製成的奶粉的價格是進口奶粉的2.5倍。

  「如果一個牛奶廠長沒有經濟頭腦,他會依舊高價收牛奶做奶粉。但稍微有經濟頭腦,就會用低價的進口奶粉。這幾天廣州市場很多牛奶搞促銷,就是進口的奶粉還原牛奶做的促銷。」王丁棉說。

  普通常溫奶還有沒有市場?

  對於奶農散戶問題,王丁棉認為「奶牛小區」模式對於倒牛奶悲劇的造成至少有3~4成責任。

  這是因為,「奶農小區」、散戶等中小企業的牛奶不能被做成高端的常溫奶產品,也不能做成新鮮低溫的巴氏奶。

  這些奶只能做成兩種:常溫奶和奶粉。而這類奶粉行內叫做大包粉或工業奶粉,用於食品,餅乾、冰淇淋、雪糕或者再還原成調味奶、風味奶。因為通過高溫,才可以將這些散戶牛奶的質量保留在一定的安全水平。

  去年國家發改委提出要搞高端產品,但國內企業對高端產品的定位是高價產品。像特侖蘇、金鼎這類產品被列為高端產品,有著200%~300%的利潤。像蒙牛、伊利,高價產品占據了乳品企業四分之一的利潤。這使得乳品企業挑戰產品結構,放棄了便宜的、大眾化的牛奶產品,比如說250ml普通的常溫奶。從企業出廠數量和市面的銷售看,去年上半年普通常溫奶產品的產量減少了一半,下半年則更多。這也造成了對奶源使用量的減少,而這部分奶正好是「奶農小區」、散戶等奶產品的出路。

  正是這些原因,在進口奶粉低、低端普通常溫奶減產情況下,讓散戶的牛奶沒人去收或低價賣,逼得農民倒奶、殺牛、賣牛。

  市場 進口奶源已占廣東半壁江山

  廣州市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丁棉,已經與牛奶打交道20多年。

  儘管廣東乳企和奶農之間的較量不似北方市場般慘烈,但記者了解得知,進口奶源已占本地乳企收購的半壁江山。「國際奶源占比超過50%了,本地收購占35%左右,其餘就是外省奶源。」王丁棉介紹。

  記者獲悉,好在今年行業形勢下,本地收購占比仍不會縮小,僅僅是奶農稍有讓利;而隨著不少乳企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和生產的擴容,進口奶源似乎越來越受青睞。

  更多鮮奶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19年鮮奶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

更多鮮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鮮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