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2015年一季度中國GDP排名: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領先

2015年一季度中國GDP排名: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領先

2015-01-01 15:38:26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在一季度全國經濟數據公布後,各地一季度GDP數據也逐漸公布。根據數據顯示:我國這一季度的經濟,一部分省份呈現增速的狀態,而其他省份的GDP增速均不如去年同期。

GDP

  截至目前,已有22個省、市、自治區發布了經濟「一季報」。其中,重慶以10.7%的GDP增速領跑,海南在已公布的省份中墊底,河北經濟相比去年一季度有了大幅度的好轉。

GDP

  除寧夏和河北的增速高於去年同期、廣東與去年持平外,其他19個省份一季度GDP增速均不如去年同期。

  中國四大板塊經濟哪家強?

  中國從東到西分為「四大板塊」,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

  中部地區包括安徽、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個相鄰省份,已公布的安徽、江西、湖北經濟增速均在8.5%以上,超過全國水平。河南也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

  西部地區除了重慶經濟增速一枝獨秀外,其他省份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東部地區在進行經濟結構轉型的同時,保證了經濟增速的平穩。

  東北地區目前還沒有一個省份公布一季度經濟增速,就之前數據顯示,經濟增速不太理想。

  京滬經濟增速均步入「6時代」

  一季度上海GDP增速為6.6%,增速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這是自1991年的最低值。同期北京GDP增速為6.8%,增速同比回落0.3個百分點。

  京滬兩地GDP均放緩至7%以下。從統計數據來看,京滬經濟增速放慢主要原因是工業和投資的放緩,但其金融、科技服務業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同時,兩地的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也為全國第一、第二,分別為75%、60%以上。

  專家認為,與其他地區經濟放緩的原因不同,京滬經濟進入「6」時代,是其發展水平所致。

  到2013年北京、上海人均GDP就分別達到93213元、90092元,位於全國第二、第三,早已步入到世行認可的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水平。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金融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中西部省份經濟增速領先

  一季度增速領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

  重慶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第一,沿長江中游的幾個省份均保持8.5%以上的較高增長。例如,江西一季度GDP增長8.8%;湖北增速也達到了8.5%;安徽一季度增速也高達8.6%。

  房地產頹勢海南經濟增速全國倒數第一

  海南經濟一季度經濟增速4.7%,遠低於全國的7%。

  房地產一直是海南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海南省政府秘書長胡光輝說:「受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影響,海南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較大回落,新開工項目不足,加之今年棚戶區改造尚未啟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房地產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汪濤:政策性銀行有望成為穩增長的利器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央行19日再度降准100個基點被市場視為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寬鬆政策之一。雖然降準的確可以增加流動性供給,但我們認為降準的首要目標是對沖外匯占款收縮、保證基礎貨幣適度增長。換言之,降準的確是寬鬆措施,但並非刺激政策。相比降准,我們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決策層決定為政策性銀行注資並提供流動性支持、以擴大其信貸投放規模,這恐怕才是近期最重要的刺激措施。

  李克強總理4月17日在國家開發銀行的考察及近期的政策動向為我們初步揭開了政策組合中的重要一環:為穩增長,決策層希望通過政策性銀行放貸支持基建投資、增加公共品的供給,而央行將為政策銀行提供流動性、甚至直接注資。鑑於一季度經濟數據疲弱,我們此前預測決策層將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並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擴大政策性銀行放貸規模和降准便是一套組合拳。

  中國通常會通過推進基建及政府相關投資來支持經濟增長,但不同於以往,當前企業部門投資意願疲弱。在平台融資受限、地方政府融資難度加大,決策層希望避免信貸全面擴張和槓桿率進一步攀升,中央政府不希望大幅擴張財政赤字的種種制約下,這一次決策層應如何支持經濟增長?答案是更大程度地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決策層可以增加對政策性銀行的流動性支持、甚至直接注資,進而鼓勵其對棚改、水利、鐵路及其他基建領域提供信貸支持。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GDP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