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洋食品」質量問題需謹慎 進口就真的好嗎

「洋食品」質量問題需謹慎 進口就真的好嗎

2015-01-01 15:18: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年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最關注的問題。據悉,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了3月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名單,共有311批次產品不合格,包括一些國際名牌巧克力、飲用水、蘋果香蕉果泥、奶粉等。

進口食品

「洋食品」被查出的問題五花八門。可以說國內一些食品生產、銷售中存在的問題,「洋食品」也一點都不少。比如,有的「洋奶粉」被查出菌落總數超標,超範圍使用添加劑。有的蘋果香蕉果泥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維生素C,有的巧克力及巧克力類糖果製造商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維生素E, 有的飲用水被檢出亞硝酸鹽超標。還有一些食品是因為超過保質期,也有的是標籤不合格。

中國是人口大國,對世界上任何一個食品企業來說,能夠把食品銷售到中國市場,那就是財源滾滾。這些年,由於一些國內食品生產企業出現問題,一再曝光,國人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只要是「洋食品」就比國產食品安全。其實,這裡有一些情況國內消費者並非十分清楚。有的「洋食品」在其本國銷售時,確實質量嚴格把關,不敢以次充好或過期銷售,但在大批量出口時,因海外市場需求量激增而在生產過程中放鬆檢驗的檢測標準。不僅僅是一些「洋食品」企業生產出口食品時如此放鬆放縱自己,某些國家海關和進出口質檢部門也同樣實行雙重標準,對進口食品嚴上加嚴,對出口食品寬上加寬,甚至一路綠燈,全部放行。人們大概很少見到某國嚴把出口食品質量關的新聞報導,這並不意味著各國在食品上對他國消費者比對本國消費者更加盡職盡責,僅僅是區別對待而已。

為什麼很多國家在進出口食品問題上存在內外有別、外松內緊的雙重標準?按照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來分析,國內食品質量安全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同時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出現嚴重問題有可能導致官員辭職、政府倒台、政黨競選失利等一系列後果。出口食品出現問題則不會帶來如此嚴重的政治後果,頂多也就是產品被退回或就地銷毀,連賠償都極為少見,更不可能為此引起國家之間嚴重的政治紛爭或本國國內政治上的麻煩。

商人就是商人,中外商人都以盈利為目的。在這一點上,我相信外國商人並不天然就比中國商人道德情操高尚,也根本不存在食品生產商天然就比汽車生產商道德情操高尚。離開了嚴格的制度監管,在巨大利益誘惑面前,他們都可能只認錢不認人。因此,我們必須對「洋食品」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在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上一視同仁,不分中外。說句不那麼恰當的玩笑話,吃國產食品吃壞肚子,至少錢是給了國內商人和工人,吃「洋食品」吃出問題,錢是白白給了外國人。當然,這不是錢讓誰賺走的簡單問題。現在,有些國內食品因為消費者只認洋品牌,乾脆打上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進口的標籤,有的是在國外印製標識運回國內貼上,有的乾脆連標識也在國內印製。進口食品魚龍混雜,這個大市場應當認真加以規範了。

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食品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進口食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進口食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進口食品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