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電梯吃人」事故引人深思 電梯風險越來越大

「電梯吃人」事故引人深思 電梯風險越來越大

2015-01-01 11:50:1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7月以來,全國就發生多起「電梯吃人」事故,造成人員傷亡。2014年,我國電梯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同時「電梯困人」等故障在各地時有發生。2014年,廣州市、南京市、杭州市「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台平均每天分別解救40人、28人、19人。

「電梯吃人」事故引人深思 電梯風險越來越大

  就電梯安全,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昨天發出兩點特別提醒:2003年以後新增加的電梯比較多,這些集中增加的電梯將集中老化,安全風險會更大;目前新電梯比較多,但若不注重維修、保養等問題,老化的時間會更快,「未老先衰」,未來電梯風險會越來越大。

  維保

  15天維護保養一次 加大原廠維保力度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梯事故原因比較複雜,有可能是設備本身有質量問題,但也可能是維保的問題。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日常保養十分重要,按照規定應每15天維護保養一次,但目前維護保養市場受低價競爭影響,服務質量低下。相關行業資訊可查詢《電梯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維保是確保電梯日常安全運行的重要一環。然而,當前電梯維護保養屬於完全市場化競爭的行業,現行特種設備安全法又偏重於對電梯製造、維保單位進行事前資質管理,而對日常工作並沒有考核機制,部分維保單位通過降低服務質量,從中獲取不正當利益,導致「質次價低」的維保公司充斥市場,形成「劣勝優汰」效應。一些物業公司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傾向於選擇價格更低的維保公司,對電梯維保缺乏監督動力。

  它山之石:由於原廠維保具有規模大、技術力量雄厚、信譽度高等特點,歐美已開發國家原廠維保率非常高,美國高達80%,而我國原廠維保率僅占20%左右,生產廠商無法成為維保市場的主體力量。為了扭轉這一局面,有關部門有必要將電梯維保工作納入電梯製造單位售後服務範疇,構建以製造單位為主的維保體系。

  檢驗

  增加安監人員數量 建立監督抽檢機制

  對電梯進行定期檢驗是各地質監部門的法定職責。但如果電梯通過了年檢卻出現問題,地方質監部門就面臨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政府監管「大包大攬」也造成電梯管理單位、使用單位沒有壓力和動力去承擔電梯安全工作,產生「政府依賴症」「年檢依賴症」。特別是隨著特種設備數量的快速增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數量卻明顯不足,傳統監管模式已漸漸走入「死胡同」。

  針對政府監管職能錯位問題,地方質監部門應在定期檢驗的基礎上,建立監督抽檢檢驗機制,工作重點從定檢轉向按比例實施的監督抽查,完成從「運動員」向「裁判員」的角色轉變。以廣州為例,廣州市、區兩級財政每年共安排1900萬元專項抽查資金,重點安排監督抽查舉報投訴較多、使用年限較長及公眾聚集場所等電梯,覆蓋電梯製造、維保、使用各個環節,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查處,並定期向社會通報。

  救援

  全國統一號碼96333 加強培訓管理人員

  根據各地質檢系統已建立的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台信息,今年上半年建成運行的11個城市共覆蓋了53萬台在用電梯,處置故障23000多起,平均每天解救乘客120多人。

  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稱,未來將加快在全國推廣建設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台,一旦乘客困梯,在撥打物業、維保企業電話無果的情況,可以撥打公共服務號96333,由平台工作人員指揮就近的聯合救援站實施救援。

  此外還要維護管理人員加強培訓。荊州電梯事故的現場監控視頻顯示,事發時,有三名工作人員在電梯的頂部踏板附近。發現向柳娟被捲入電梯後,有工作人員試圖將她拉出,但未能成功。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本該是一場可以避免的傷害,首先,工作人員已經提前5分鐘發現了問題;其次,每個手扶電梯的下方都設有紅色的緊急停止按鈕,倘若商場工作人員採取正確的應急措施,及時按下緊急停止按鈕,也許被害人不必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賠償

  可以效仿交強險 讓受害者及時獲賠

  電梯事故發生後,往往涉及人身傷害帶來的大額經濟賠償。我國絕大部分電梯維保企業、物管企業均屬小微企業,動輒百萬元的經濟賠償很可能讓企業破產。而受害者由於未能及時獲得賠償,延誤治療現象時有發生。

  作為垂直交通工具的電梯,可效仿機動車交強險,建立起電梯事故責任保險制度。在廣東試點中,參保主體只需為每台電梯年投保100元,便可享受每台電梯累計300萬元,每人累計100萬元的保險保障。

更多電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