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國內輪胎出口現下跌模式 產能過剩問題仍待解決

國內輪胎出口現下跌模式 產能過剩問題仍待解決

2015-01-01 13:40:28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年來,我國輪胎出口又面臨美國的雙反。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7月27日發布的終裁結果,對原產於中國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做出損害終裁;這意味著,中國輪胎廠商對美出口將被徵收高額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輪胎

  按照預期的流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終裁結果發布後,美國商務部應在8月3日發布最終稅令;按照今年6月12日美國商務部的終裁,這一稅率應為14.35%~87.99%的反傾銷稅和20.73%~100.77%的反補貼稅。

  雖然截至目前這一稅令暫未發布,但據記者了解,最終稅率並不存在大幅下調的可能性。

  同時,記者了解到,部分國內輪胎企業採取增加對歐盟出口、海外建廠等措施擬減小行業衝擊;而就國內輪胎產能過剩問題,分析人士認為行業整合難以避免。

  國內輪胎出口「量價齊跌」

  中國海關發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口輪胎共2.2億條,較上年同期減少3.2%,而這一下滑正是受到美國市場的影響;在主要出口國中,對美出口 3825萬條,下滑幅度達到19.1%。「美國一直是中國輪胎出口的最大市場。」中國橡膠行業協會輪胎分會的一位專家向記者介紹,國內輪胎產量的40%都用於出口,而美國市場在出口中占據超過四分之一的份額。「美國雙反對中國輪胎企業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良影響更集中在本土企業。」

  據賽輪金宇(601058,SH)的公告,2014年在美國市場的收入占據賽輪金宇總收入的10%左右,利潤占比達13.36%;而在6月12日美國商務部的終裁中,賽輪金宇被判徵收14.35%的反傾銷稅和30.87%的反補貼稅,扣除出口補貼和雙重救濟等因素後,合併「雙反」稅率高達30.61%。

  實際上,在受到「雙反」調查的中國輪胎企業中,賽輪金宇的情況並不算最壞。據統計,美國此次「雙反」中,涉案的中國輪胎企業有超過200家,其中國有輪胎企業被裁定的「雙反」稅率均超過100%,其他企業則平均在40%左右。

  根據輪胎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今年前6月輪胎行業平均開工率僅為60%左右,比去年同期降低超過10個百分點;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輪胎產量4.55億條,同比下降3.9%。

  除產量的下降外,美國「雙反」也直接導致了出口輪胎價格的下降。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輪胎出口平均價格為每條190.3元,同比下跌10.3%。

  產能過剩問題仍待解決

  美國市場在出口中的占比已隨著「雙反」發生改變。中國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輪胎廠商對歐盟的出口量首次超越美國,達到4870萬條,同比增長 7.7%。「由於美國市場出現的風險,很多輪胎企業將一些業務轉向歐盟。」上述輪胎分會專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道,但這種轉移並非一帆風順。

  據介紹,歐盟輪胎標籤法對在歐盟銷售的輪胎產品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地抓著力等級進行了嚴格規定,而不少中國輪胎企業的產品並不能達到要求。另外,部分實力相對雄厚的國內輪胎企業嘗試海外建廠來開展業務,如賽輪集團將在越南形成年產780萬條半鋼子午胎、1.5萬條全鋼工程子午胎的工廠;而玲瓏輪胎已在泰國投產年產1200萬套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和120萬套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的產能。

  然而,這一切也並不如看起來那麼美好。在部分輪胎企業看來,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等橡膠原產地,雖然能夠降低天然膠的採購價格,但也帶來另外的問題。「中國已形成了完善的輪胎產業鏈條,但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還並不具備這樣的產業鏈。」上述輪胎分會專家向記者介紹,東南亞建廠後輪胎生產基地仍需從國內進口一些原材料,這反而使海外生產成本上升,「一些廠商呼籲減免這些原材料的出口關稅,但並沒有什麼進展。」

  分析認為,中國胎企的品牌力和技術能力在國內,尤其是乘用車市場中仍很難同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競爭,因此產能過剩所引發的行業整合和落後產能淘汰仍不可避免。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輪胎製造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更多輪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輪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