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在日前召開的2015年中國國際能源峰會上,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李東透露,工信部正會同20多個部門抓緊制定「中國製造」國家戰略分解細化方案,即《中國製造2025》1+X落地,其中十大重點領域包含電力工程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等。受此消息影響,工業4.0、3D列印板塊昨日分別大漲6.79%和 5.37%。分析人士指出,「網際網路+」趨勢下的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有望成為A股市場投資主線,建議投資者從3D列印、智能機器和海工裝備三個方向布局。本文特對上述三大細分領域進行仔細梳理,以饗讀者。
3D列印 應用領域日漸擴大
在過去十年裡,3D列印主要應用於原型製造,而現在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3D列印技術在藝術設計、航空航天、地理信息、軍工、醫療和消費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都大有用武之地。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2012年全球3D印表機的銷量僅為4.2萬台,到2014年銷量已超過10萬台。2012年,全球3D列印行業的產值是 120億元至130億元,市場規模大概為25億美元,2014年市場規模達40億美元,增速達到81.49%,可以看出,全球3D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從國內來看,2014年中國3D列印市場規模約30億元人民幣,從事3D列印的企業接近100家,而隨著《中國製造2025》細化方案未來的推出,3D列印將受到市場進一步關注。
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金運雷射和海源機械兩隻3D列印概念股漲停,另外,國瓷材料、南風股份、福晶科技、博實股份、銀邦股份和中航資本等多隻概念股漲幅也均超5%。
投資策略上,海通證券表示,《國家增材製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展望3D行業遼闊的發展前景。A股與3D列印相關的主要個股合計24家,在上、中、下游的分布分別是6家、10家和8家,分布最多的還是在中游列印設備及零部件投資項目;重點投資標的股分別是金運雷射和亞太科技。
智能機器 11隻個股集體漲停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智能機器目前可分為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兩大類,其中,工業機器人已經呈現穩定的發展格局,具有可以預見的行業發展空間,而服務機器人市場則是一片藍海,相關上市公司也將充分受益行業高景氣度。
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法因數控、華麗家族、京山輕機、機器人、瀋陽工具機、智雲股份、勁拓股份、楚天科技、東傑智能、海得控制和佳電股份等11隻機器人概念股集體漲停,盡顯板塊強勢。
個股方面,機器人被眾多機構看好,公司2015年上半年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23.23%,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 21.54%,基本每股收益0.20元,收入增速開始提升;對於該股,中信建投表示,2015年是公司發展的轉折之年,公司梳理出了零部件、機器人、工業 4.0和特種機器人四大業務板塊,推動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30億元,有望以內生和外延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
東方證券表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科技的發展,以醫療機器人為代表的服務機器人將來蘊藏著極大的發展空間。相關龍頭股主要有:楚天科技,博實股份和迪馬股份
國金證券則表示,隨著消防安全日益受到重視,公安部消防局對各地消防隊的消防機器人配備投入將加大,新產品消防機器人訂單有望逐步增量,可關注相關龍頭股海倫哲,公司格拉曼新生產基地投入建設,產能將進一步增強。
海工裝備 發展空間巨大
海洋工程裝備屬於「中國製造業2025規劃」重點支持的十個領域之一,目前國內企業在全球的產業競爭力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國海工裝備繼續擴大在巴西等多個國際市場影響力,而工商銀行也與巴西國家石油簽署30億美元的海工裝備資產租賃合作框架,國際市場日益拓展。
日前,國務院發布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實施海洋強國戰略,這一政策推出利於產業更好的發展。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2015年海洋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為5.9936萬億元,同比增長7.7%,對國內GDP貢獻約為9.4%。其中,海工裝備製造業去年新接訂單為139億美元,居世界首位,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24%上升至去年的41%,首次超過韓國,位列世界第一,這充分顯示出我國海工裝備產業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發展空間巨大。
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銀邦股份、海蘭信、山東墨龍、石化機械、寶德股份、振華重工、亞星錨鏈、海油工程和中船防務等概念股漲幅均超3%。有關跟單3D列印的行業資訊請查看中國3D印表機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油價低迷影響鑽機需求,海工裝備業務整體景氣度有所下降,但在國家力挺和海工裝備「走出去」的戰略下,龍頭股仍率先受益,可關注,海油工程,公司主營海洋工程總承包業務;中海油服,公司在海洋油田鑽井服務和技術裝備領域市場份額較高。
更多3D列印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3D列印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