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輪胎市場在經歷上兩年度「滯長」後進入下降通道,銷售額下降3.8%;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長,但漲幅收窄。
2014年全球輪胎行業銷售額為1799億美元,下降3.8%,這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連續第3年下降,且降幅有擴大趨勢,預示世界輪胎行業銷售額進入下降通道。世界輪胎工業發展趨勢分析信息如下。
該課題組認為,國際輪胎產業發展正呈現出六大趨勢。更多世界輪胎工業發展趨勢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年版中國汽車輪胎市場深度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
趨勢一,輪胎生產從西方轉向東方,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發展中經濟體競相快速發展,呈現由西方到東方,從美歐向亞洲傾斜擴大的趨勢。
趨勢二,輪胎生產的增長方式由數量擴張向質量和品種提升方向前進。未來五年的年生產增長率大體可保持在4.5%—5%的範圍內,主要是靠尋求現有輪胎降低成本以及追求發展高性能、超高性能和多功能性新輪胎來提高企業效益。創新成為企業的不竭動力,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世界輪胎業的結構形式也將發生一系列變化,動盪、分化、併購、重組之風會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趨勢三,三巨頭爭霸和十大輪胎企業集團稱雄的局面將出現新情況。前者在世界市場所占比例可能縮小到40%以下,而十大集團將擴大到30%以上。中國中策橡膠集團已闖進世界十強之內。
趨勢四,輪胎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的浪潮不斷高漲。世界前五強輪胎企業的工廠遍布全球,海外基地生產比例已占到總部的60%—80%;其他十強企業也都已把境外辦廠、全球發展,作為進軍世界、由大變強的重要戰略手段,不斷加大力量予以強化。創辦跨國型企業集團,搶占本國和國際市場,擁有境外多個生產基地,將被公認為壯大實力,增強國際競爭力,使企業處於強勢發展地位的重要標誌。
趨勢五,輪胎企業集團的經營方式將以多種形式走向多元化。除了現在的人財物、產供銷和工廠、技術中心統一一體化的傳統企業管理模式之外,主要是向上下游產業延伸。一是發展原材料內供體制,自辦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炭黑及化纖和鋼絲簾線等工廠,或者採取與原料企業聯合直供的方式,以確保原材料及時按需供貨並降低採購成本,保證生產正常運行。二是實行輪胎產品深化服務體制,自設輪胎店對外零售輪胎,回收舊胎,檢測在用輪胎;建立翻胎廠,推行輪胎從新到舊再到翻新最終到報廢的循環利用一條龍體系。
趨勢六,輪胎產業綠色化。利用綠色原料,採用清潔生產工藝,生產綠色輪胎,工廠達到無污染,零排放,輪胎產品實現安全、節能、環保。今後,缺氣保用的安全型輪胎、節省汽車燃料消費的低滾阻節能型輪胎、無噪聲靜音的環保型輪胎等高性能和超高性能輪胎,將逐步取代現有產品成為主流。智能和功能輪胎的比例也會逐步增加。
該課題組在報告中稱,輪胎產業的發展道路是力求走向經營多元化、多樣化,實現大型化、專業化;推進生產低成本化、多品種化,加工高效化、節能化,產品輕量化、小型化。整個輪胎產業要實現綠色化、循環經濟化,而國際化更是世界輪胎工業未來的總趨勢。
更多輪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輪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