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三大運營商面臨網際網路企業業務替代、客戶爭奪、網絡旁路和生態重塑的壓力;其次是跨界競爭層面,網絡及終端設備製造商也正在嘗試進入運營領域,分搶運營商市場。下面來關注一下運營商發展現狀及未來出路。
2015年,隨著 4G 發展、「營改增」以及營銷費用削減,用戶增長觸頂。2015年電信收入也呈現整體下滑的趨勢。
上半年,李克強總理在不同場合三次表態,就國內落後的通信服務提出批評,責令運營商要提網速,降資費。
於是,中國移動在今年宣布將對中高層員工降薪,一時間鬧得三家運營商人心惶惶。而10月運營商又推出了「流量不清零」新政。各種新政的落地,讓生活在「壟斷」口碑中的運營商壓力倍增。
運營商收入增速整體下滑
到今年11月,三大運營商均發布了今年前9個月的業績。移動和電信的增長都在個位數,而聯通則出現了2位數負增長。由這些數字不難看出,增長乏力已成為壓在三大運營商肩頭的巨石。
中國移動今年前9個月,淨利潤854億,同比增長3.4%;運營收入人民幣5127億元,同比增長6.5%。其利潤是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二者淨利潤之和的3倍之多。而中國電信前三季度運營收入人民幣2463.17億元,同比增長1.1%;實現淨利潤164.07億元,同比增長1.2%,不及中國移動1/5。中國聯通前三季度的表現不佳,淨利潤較低,僅81.8億元,同比下降22.6%。
用戶增長觸頂
移動用戶,尤其是4G用戶是今年三大運營商爭奪的焦點,就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中國移動仍是一家獨大。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總用戶數達 8.23億,前三季度淨增了1627萬用戶;其中4G用戶數2.48億(四川移動4G用戶突破1500萬),淨增超過1.57億,3G用戶數1.95億。中國電信移動用戶數約1.94億戶,3G及4G移動用戶數約1.37億戶。聯通的移動用戶數出現了負增長,按月淨減了28.7萬戶至2.87億戶,3G及 4G移動用戶數有1.72億戶。
對此,有本地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除了偏遠的鄉鎮,農村,中心城市的用戶已經飽和,市場增長空間逐年減少。也正因如此,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用戶之爭愈演愈烈,紛紛開始從對手碗中搶飯吃,明里暗裡的互掐也越來越頻繁。各個運營商為了爭搶資源的打架流血事件也時有發生。
後勁不足 運營商發展紅利消耗殆盡
近年來,三大運營商的日子都不好過。運營商的發展紅利已經消失殆盡。市場增長紅利,人口紅利及技術紅利已越來越少。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普及,市場日趨於飽和。更多中國電信運營商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電信運營商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尤其是在中心城市,一人擁有2部手機,3個號碼的不在少數,市場發展已經觸到了天花板。此外,中國人口增長的紅利也微乎其微,中國近年來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新出生人口逐年減少。雖然近期國家放開了二孩政策,按國家的統計數據,理想狀態下每年可能會出現1000萬——2000萬的新增人口。但這個數字,對於用戶規模都是幾個億的運營商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對此,通訊行業專家函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通訊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靠技術驅動的產業,不論是從模擬手機到智慧型手機,還是2G時代到3G時代,再到4G時代,技術進步是促進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有了新技術才催生了新的產品,新的產業鏈,進而刺激創造出用戶新的需求。進入4G時代,雖然5G建設發展已經提上了運營商的議事日程,但縱觀整個通訊行業仍缺乏新的技術來推動產業進步,這也讓運營商們感到很迷茫。
同質化下創新是出路
雖然三大運營商都有各自的拳頭產品和忠實用戶群體。但事實上,同屬國企的三家運營商,其出生也註定了他們在資源上的同質化已很難改變。從2G到 3G再到4G,三家運營商在基站等各種基礎設施上的投入都是不惜成本。去年,中國鐵塔正式成立,其主要職能就是基站的建設、維護、運營,為三家運營提供服務,這也意味著三大運營商未來在網絡上的差距將越來越小。
其次,就手機終端而言。從去年開始,國產手機廠商為了同時滿足三大運營商的需求,當然也是為了產品能迅速上量,攜手高通推出全網通手機。全網通的概念就是不論你用的哪個運營商的網絡,你的sim卡在全網通手機上都能用,而且全網通手機大都支持「雙4G」。到今年全網通手機已越來越普遍,所以三大運營商終端的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
也正因如此,在產品上進行創新是每個運營商最緊迫的任務,各家都挖空心思在資費套餐上大做文章。比如:四川移動近期率先在川試商用「4G+高清語音」業務,並大力打造「ca極速網絡+4G+高清語音」的創新服務,而且其高清語音是按通話時長來收費,這讓移動在4G上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出來。而聯通的「智慧沃家」也極具創新性,首創通訊全家桶的概念,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DIY自己的通訊套餐。電信的「169」等寬帶融合套餐將其在寬帶上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手機、座機、電視、寬帶一網打盡,近期又在其寬帶套餐中加入了「想家」服務。
此外,「流量經營」也是三大運營商的重中之重。當網速越來越快,手機用戶流量的消耗也在不斷增加,今年10月三大運營商均推出了「流量不清零」 的政策,但引發網友一片吐槽聲。上月聯通率先推出了「60元不清零套餐」,該套餐包含2G省內流量、200分鐘語音通話和6元來電提醒功能。不同於之前的次月不清零,套餐中當月未使用的流量,將自動轉成流量幣存儲在聯通「流量銀行」中,用戶可根據需求隨時兌換成流量。四川移動今年也在各種節點推出了諸多免費送流量的活動,受到用戶追捧。
儘管三大運營商目前流量收入在增長,但如何更有效地通過流量經營來提升收入,對三大運營商而言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共建共享是未來發展方向
2015年,從聯通、電信一把手互換,到聯通與電信基站共建共享的文件在網上曝光。關於聯通和電信合併的消息就甚囂塵上。
對此,通訊行業知名專家函元表示:「合併應該是謠傳,據我了解,目前關於這兩家公司的合併和改革並沒有方案。」他同時也表示,如果聯通和電信合併,對這個行業的未來並沒有什麼積極意義。反而會增加國企之間的內耗。
他表示,在國外運營商之間的資源共享非常普遍,包括共享基站、共享頻段甚至是計費系統都共享,這個一方面可以節約資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惡性競爭,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更多運營商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運營商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