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業界看好智能硬體「風口」 上市公司頻頻布局智能硬體

業界看好智能硬體「風口」 上市公司頻頻布局智能硬體

2015-01-02 09:38:33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智能硬體是繼智慧型手機之後的一個科技概念,通過軟硬體結合的方式,對傳統設備進行改造,進而讓其擁有智能化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和智能硬體作為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

  2015年智能硬體的趨勢將會更有激情,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行動計劃(2015–2018年)》(簡稱「《行動計劃》」),其中特別提出制定《智能硬體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推動智能穿戴、服務機器人等新型智能硬體產品研發和產業化。而下月初開展的美國最大國際消費性電子展2016 CES,亦已將智能硬體作為不二主題。業界認為,與網際網路巨頭合作的硬體製造公司以及元器件龍頭兩條主線值得關注。

業界看好智能硬體「風口」 上市公司頻頻布局智能硬體

  業界看好智能硬體「風口」

  剛剛結束的上海創博會上,智能硬體產品蜂擁而出。而從國際巨頭谷歌、亞馬遜、蘋果,到國內BAT、樂視的布局來看,智能硬體投資正掀起一股熱潮。在賽伯樂投資集團合伙人、華為前副總裁張俊看來,網際網路的繁盛催生了BAT,而下一個「獨角獸」則將會誕生在智能硬體領域。

  張俊表示,按照矽谷的分類,包括可穿戴式設備、智慧家庭、智慧城市、3D列印、機器人、虛擬現實、車聯網,幾乎IOT現在落地的東西,大都包括在智能硬體里,其實它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和「風口」,但必須抓住用戶的痛點,不能僅僅停留在偽需求方面。

  證券分析人士則提出,以人和人的連接為目的的智能硬體最有希望成功。以此為標準,大多可穿戴設備連接的是身體,粘性不足;而微信運動連結的是人與人的社交。「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人和人的連接,一切不是以人和人連接為目的的所謂智能硬體的成功都是瞎扯,都沒戲。如今的虛擬現實不是一個噱頭,它是網際網路的本質,通過視頻把人和人連接。」

  在趙曉光看來,網際網路巨頭和代工廠商合資方式會成為下一個趨勢。網際網路企業做生態,再找優秀的製造企業合資的趨勢值得關注。更多最新智能硬體行業前景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硬體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工信部發布的《行動計劃》亦提出,組織開展「網際網路+」製造業試點示範,推動企業建立基於網際網路的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製造、雲製造等新型製造模式,形成基於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製造、服務新方式。

  事實上,2015年以來,BAT加大智能生態布局,聯手硬體生產廠商成為重要手段。其中,阿里整合集團旗下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雲、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而科技產品在淘寶眾籌中的占比也接近九成。微信已披露的數據中,硬體平台已接入2400多個硬體廠商,設備激活量2500萬,涵蓋家居、影音、運動、醫療等眾多領域。港股上市公司科通芯城旗下硬蛋平台在過去三個月內,物聯網項目由4000個翻番至逾8500個,並與百度物聯網、京東眾籌等合作搭建智能硬體供應鏈。

  上市公司頻頻布局智能硬體

  深圳雷柏科技董事長曾浩在上海創博會間透露,公司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已經擁有從前端到末端銷售的完整供應鏈網絡,並將向智能硬體開發者共享開放。此前,雷柏科技已經提出依託製造主業轉型的目標,公司日前剛剛公告擬定增募資總額不超過11.95億元,用於投入機器人及無人機產業。

  聯絡互動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伴隨著智慧型手機增速放緩,智能硬體領域成為新的起點。目前公司仍在積極維護、開拓流量入口,同時也在開拓流量變現的口徑。目前公司的流量入口主要來源於聯絡OS,公司將智能硬體視為重要的流量入口,下一步將進行重點開拓。公司已經發布了第一款智能硬體聯絡mini,第一代虛擬現實視網膜眼睛Glyph也已經接受預定。公司後續將在智能家居和智能出行方面發布更多智能硬體,入口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鑑於目前還沒有出現足夠顛覆智慧型手機的硬體產品,那些借力智能硬體生態網絡「賣水」——即提供服務——的公司成為一條值得關注的投資線索。華富基金基金經理王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肯定了這一觀點。

  王翔指出,中國是世界的製造工廠,製造能力同樣也是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面臨產業升級這一大背景下,智能製造肯定是個大趨勢。而智能製造的實際意義就在於解決這些問題,基於此,王翔坦言,他更看好傳統產業信息化、自動化和工業4.0、供應鏈金融、服務機器人等幾大方向。

  以目前市場爆炒的虛擬現實為例,王翔指出,VR仍將成為市場持續輪動的焦點,但勢必回歸關注關鍵環節的本質,包括晶片、OLED螢幕、鏡頭和軟體設計系統等。

更多智能硬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硬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