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英雄所見略同。過去半個多月時間裡,長虹、海爾、美的,這三家在中國家電「一舉一動」都會引發行業關注和熱議的企業,幾乎在同一時間,幹了同一件事:推動家電的全面智能化,探索並布局人工智慧的商業新風口。
先是長虹,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人工智慧電視,賦予智能電視認知、決策和反饋等人工智慧的新功能,讓一台原本只是具有智商的電視,開始具備自學習、自成長的能力。最終讓電視可以了解家庭每個成員的個性化需求和喜好。
據了解,人工智慧電視只是長虹的一個新起點,接下來還將會陸續在白電產品發力,賦予家電從過去的智能化交互,到智能化學習和思考的能力。然後針對不同的家庭成員,提供不同的服務方案。
其實長虹這次推出人工智慧家電並非偶然。早在今年3月其就發布全球首個物聯運營支撐平台UP,隨後又以白電為平台發布食物、空氣、水為三維度的智匯家生態圈。此次再度引爆人工智慧家電的新風口,無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後是美的,首次向外界揭開美的智慧空氣生態圈的神秘面紗。並從i+智能空調、air+智能裝備、home+智能家居、cloud+智能雲四個層次,完成美的空調從智能硬體、系統連接、智慧家居到智能雲的一體化布局,從而實現自我創新與開放共創的融合與對接。
同時,美的方面還首次提出智能空調:不是增加一個WiFi模塊,還涉及利用傳感器、紅外線、語音手勢等實現簡單應用場景的識別,以及歸納推理能力和自適應環境的應激性,包括智能識人、自我學習、智能送風等。
雖然,美的空調沒有提及人工智慧概念,但是透過這四層的戰略架構以及雲端一體、軟硬融合布局可以看到:其已經成功完成從智能空調單品的引爆,到智慧家居、智能雲平台的系統對接。透過阿里雲、小米雲、京東雲、樂視雲、華為等雲平台參與可以看到,美的正在謀求雲平台實現智能空調新騰飛。
再是海爾,其以「讓空氣更懂你」為主題引爆2017冷年,並推出全球首款會吹「自然風」的智能自清潔空調,以及空調業首個大數據平台。全面開啟由空調網器向大數據智能的升級。與美的空調異曲同工之處在於,海爾空調不僅發布智能單品,還亮相大數據系統和平台,表明自家空調新品的升級疊代均是基於大數據系統。
對于海爾空調來說,近年來一方面其圍繞「自清潔」空調這一明星產品,不斷圍繞「空氣」做文章,一直立足家庭環境在打造智慧空氣生態圈,並推動空調健康技術疊代;另一方面則圍繞智能化的趨勢,積累並形成大量的用戶大數據,真正讓智能化賦予空調、空氣與人的多維度關係。
可以看到,上述三家企業,無論是長虹的人工智慧電視,美的四層架構的智慧空氣生態圈,還是海爾推出能吹自然風的空調以及大數據平台,三家企業在同一時間無一例外地都將產業發展、市場競爭和消費潮流的方向指向:大數據和智能化。
如果說,過去幾年對於家電企業來說,是產品的快速智能化。那麼從2017年開始,對於所有企業來說則將是一輪人工智慧的新時代。要求家電產品不只是具備智能化操作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備與人進行智能交互,自學習、自成長的能力。這將是家電智能化快速普及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然而,從智能到人工智慧的升級疊代,對於所有家電企業來說最大的考驗則是,必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擁有龐大的智能家電用戶,也就是要賣更多的智能終端;第二、擁有完整的用戶數據採集能力、分析處理能力,可以為用戶畫像;第三,則是要基於龐大的用戶數據,以及數據分析能力,從而產生精準的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
所以,推動大量智能家電終端產品的銷售,對於企業來說只是手段。其真正目的,是要通過這些智能家電終端的銷售,紀錄和採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這就要求家電企業必須擁有大數據,以及雲平台。才能實現用戶大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處理能力,實現用戶畫像後的精準研發、精準營銷。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智能家電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此外,隨著這三家企業同時發力人工智慧,這將會在接下來的市場上引爆一輪新的人工智慧熱潮。這也意味著,過去兩年多以來的智能家電,已經從產業風口和趨勢,到市場化的商業落地。
人工智慧聽上去、看上去,感覺很高端、很精尖,但與家電產業的垂直化應用,卻是可以極大地豐富、完善和提升人們對於智能家電產品的體驗感和認知度。
其實,對於當前的市場商家和用戶來說,需求越來越明確,要求也越來越簡單:前者要求產品好賣、賺錢,後者要產品好用、耐用!
更多智能家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家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