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高校在制訂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時,把建設一流本科教育作為核心指標,把教育教學改革作為重要內容,一些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正在扭轉,一些高校的科研優勢正在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
當前重要的是,高校要避免將「重視教學」「重視人才培養」泛化、抽象化,學生和老師不是符號和數字,高校要深入、具體的推進人才培養工作;此外,高校也應該對院系和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同時,要加大對學生實習的投入。
教育部將積極推動教學質量評價監督,要求高校建立健全教學質量自評體系,開展對高校教學質量的審核評估;對高水平大學的工程、醫學、金融、會計等職業性強的專業,開展專業認證,確立國際標準;支持第三方社會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學校教育教學評價。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表示:「教育部將於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頒布實施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標準,作為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國家標準和基本要求;要求高校依據『國標』、結合實際,修訂本校的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中國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正在升溫,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效,主要體現在,學校把人才培養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重點領域的教學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學校的資源配置、政策支持更多地向人才培養傾斜;教學質量監督保障機制正在完善。
林蕙青從四個方面指出了如何深入推動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持續升溫:
一是要向學校要水平和質量,高校要進一步落實人才培養核心地位;
二是要向教師要水平和質量,要著力抓好教師隊伍這個關鍵;
三是要向學生要水平和質量;
四是要向教育行政部門要水平和質量。
據《2016-2021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分析,中國高等教育正面臨新形勢新變化,促使教育評價標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高等教育既要遵循規律、堅持好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也要與時俱進,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不斷改進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式方法,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
如今的高等教育國際化不能以簡單的學生交流為中心,而需要開發適用於國際多樣化的共同教學模式。
更多高等教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高等教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