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中國化工企業規模擴大競爭高 化工研究飛躍令德國壓力大

中國化工企業規模擴大競爭高 化工研究飛躍令德國壓力大

2016-01-02 11:29:0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壓減工作為中國化工未來3年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為確保有效推進,按時按量完成國資委對此項工作的目標要求,中國化工根據國資委的工作指導原則制定了自身壓減工作的指導原則,主要包括:因企施策,分類處置;目標分解落實;堅持企業為工作主體;嚴防國有資產流失,確保社會穩定;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原則上不再新設三級(不含)以下公司,如確需設立的,必須在原壓減任務指標上多壓減一戶,最終保持壓減後總戶數目標不變。

中國化工企業規模擴大競爭高 化工研究飛躍令德國壓力大

  化工企業規模擴大競爭力提高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化集團、中國化工、延長石油在世界500強排名不斷提升;湖北宜化、天津渤海化工、上海華誼、雲南雲天化等大型地方企業的化工板塊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500億元。2014年,大型石油和化工企業達到864家,比2010年增長1.66倍。一批優秀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兼併重組、資產優化,在市場競爭中快速成長。如國內MDI領軍企業煙臺萬華集團成功突破國外跨國公司的技術封鎖,開發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MDI製造技術,成為全球最大的MDI供應商;顏料市場巨頭誕生,陶氏化學與杜邦已於去年12月11日合併,雖然以1300億美元左右的市值,成為全球化工企業市值第一的公司,合併意在發揮各自優勢,獲取在農業、材料及特種產品領域的絕對優勢。另外,染料企業也加快了併購重組步伐,龍頭企業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15年,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企業數量由2011年的14家增加到21家,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的企業已將近30家,其中位列前三甲的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吉華集團有限公司的產量合計已經接近行業總產量的50%。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優化產品、降低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等措施,江蘇亞邦、東港工貿集團、江蘇泰豐、泰興錦雞、浙江舜龍、浙江百合花、青島雙桃等一大批企業的規模實力都有了大幅提升。

  《2016-2021年中國化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2015年,上游市場不給力,化工行業效益降幅較大,但總體上呈現回升企穩態勢。全年全行業利潤同比降幅在19.5%左右,比年初收窄逾40個百分點。從利潤走勢上看,上半年回升勢頭較快,下半年企穩態勢進一步鞏固。

  中國化工研究突飛猛進令德國壓力山大

  日前,德國化學工業聯合會(VCI)旗下的科研教育委員會主席威瑟爾在法蘭克福表示,德國化學工業在研究領域感覺到來自中國的日益激烈的競爭。

  他指出,「全球競爭使我們的公司面臨著巨大的創新壓力,而保持我們的創新優勢則越來越困難。」德國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消息稱,自2014年以來,中國積極研發的化工新產品數量超過德國,現在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化工產品出口國。早在2013年,中國就已經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化工研究基地。

  根據德國化學工業聯合會的一項調查,到2030年,中國的化工和醫藥研發經費將占全球研發經費的近15%,從而取代當前日本排名第二的位置,但仍屈居美國之後。截至2030年,美國的研發費用將下降到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3.4%,德國的科研經費也將減少到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6.4%。

  德國化學工業聯合會主席、Evonik公司董事會成員威瑟爾說,德國化工聯合會相信德國能夠維護其全球第四大化工研究基地的地位。他說:「我不認為中國是個威脅,但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

  據德國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消息,2015年,德國化工醫藥工業的研究經費增加了4%,相當於增加支出105億歐元,占行業銷售額5%以上,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到2030年之前,這一支出還將增加到165億歐元,其中大部分經費將用於醫藥和特殊化工品的研發。這些領域的增長預計將大於基礎化工領域的增長。

  但是威瑟爾指出,僅靠擴大對研究經費的投資是不夠的,有必要從稅收的角度推動研發、簡化審批程序、加強與大學的合作以及改善數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的教學設施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