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化工行業在全球貿易格局重構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出口增長勢頭,同時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技術驅動」的轉型。儘管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調整等挑戰,但中國化工企業通過拓展新興市場、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本文通過對化工行業出口數據和企業轉型案例的分析,探討行業的挑戰與機遇,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2024年化工產品出口在整體行業承壓的背景下逆勢增長。《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化工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有機化工指數僅微漲0.39%,WTI原油同期下跌1.34%。重點監測的36類產品中,僅47%實現價格上漲,其中MMA(24%)、純苯(14%)等四類產品漲幅超10%;而石油焦(-25%)、燃料油(-8%)等五類產品領跌。從上市公司來看,化工企業呈現明顯的結構性分化特徵,海外業務收入成為增長亮點。2025年2月,主要石油化工類產品出口總量環比增長1.97%,同比增長15.24%。其中,苯乙烯出口量環比激增1327%,醋酸乙酯出口量環比增長82%。在重點監測的62類主要石化產品中,47%的產品2月出口量處於近五年70%以上的高水平,表明石油化工產品出口量仍處於較高位置。
化工行業正面臨從「規模擴張」向「技術驅動」的轉型機遇。當前全球產業鏈重構迎來窗口期,「雙碳」政策推進產業升級,新興市場工業化進程的加速,促成了化工行業出口增長的核心機遇。中國憑藉供應鏈穩定性和成本優勢,承接了中高端製造業的轉移,包括特種化學品和鋰電池材料等領域。同時,新能源及可降解材料獲得了政策的支持和傾斜。然而,化工行業仍面臨一些挑戰,如高端材料和催化劑等關鍵領域的國產化率不足,定價權較弱;低碳工藝發展滯後,面臨歐盟碳關稅的壓力;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協同不足,新能源材料與終端應用的銜接需要進一步加強。
化工市場格局分析顯示為應對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化工企業正加大在東南亞、中東和非洲等地區市場的拓展,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同時,國內化工企業在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以滿足市場對高端化工產品的需求。頭部企業帶動化工產業化結構向高附加值轉型,逐步打破國際巨頭壟斷,並參與進全球市場競爭。例如,聚氨酯生產企業一諾威通過國際化戰略聚焦,在海外市場持續取得突破。企業通過對標全球先進,形成共同的標準並達到標準統一,最終內化成企業的質量標準,助推了科研創新、生產管理等一系列體系升級。銷售創新也是支撐化工企業海外競爭的一大因素,通過專業的服務能力贏得海外客戶的信任,增加客戶黏性。
展望2025年,化工品出口將呈現「總量收縮、結構優化」的趨勢。傳統化工品將依賴新興市場及轉口貿易來維繫市場份額,而高端化工品則通過技術壁壘和供應鏈優勢,鞏固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政策引導下的內需擴張與產業升級,將成為有效對沖外部風險的重要手段。企業需加速向高附加值轉型,深化新興市場布局,以技術壁壘鞏固全球供應鏈地位。
五、總結
2024年以來,化工行業在全球貿易格局重構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出口增長勢頭,同時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技術驅動」的轉型。儘管面臨美國關稅政策調整等挑戰,但化工企業通過拓展新興市場、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度,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未來,化工行業需繼續深化技術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拓展新興市場,以應對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更多化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化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