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是在法定範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後才自動發生作用的。報告大廳小編獲悉,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或部分)組成。第一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第四層次是商業養老保險。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國務院近日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對社會保險等8個領域列出了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對照其中的這份社保服務清單,快來看看未來幾年你的社保待遇將會發生什麼變化吧。
在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方面,清單明確,發放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參保人員增發過渡性養老金,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
2016-2021年中國社會養老保險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方面,清單明確,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目前,國家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為每人每月70元。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建立基礎養老金水平合理調整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岳澤慧2016年在全國政協第十二屆第五次會議上的提案, 其中一項是關於加快基礎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建議。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當前我國基礎養老金統籌是在省、市一層,由於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造成現有制度難以體現公平性、互濟性,特別是在東北等人口流失嚴重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養老保險撫養比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受歷史原因、制度原因和養老金提標等多重因素影響,一些省份已出現較大的養老金缺口。據有關數據統計,2015 年,東北地區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分別為:遼寧省1.79:1、吉林省為1.53:1、黑龍江省1.33:1,遠低於全國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平均水平 2.88:1。三省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可支付月數分別為8.9、7.5和1.0個月,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7.7個月。遼寧省2016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預計全年基金總收入1513.8億元,基金支出1856億元,基金收支缺口將達到342億元,「十三五」期間,按照年6.5%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五年累計基金缺口將達到2627億元。較低的統籌層次難以抵禦大規模的支付風險,部分地區養老金缺口問題甚至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大隱患,不得不高度重視。加快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建立全國統一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