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的資本金主要來自民間,其對利潤最大化有著更為強烈的追求,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管機制進行有效監管,民營銀行往往會因風險問題而陷入失敗。民企辦銀行的很重要動機就是希望為企業搭建一個資金平台,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一旦關聯企業出現問題,貸款無法償還,民營銀行就會面臨巨大風險。
民營銀行試點始於2014年,首批試點包括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溫州民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浙江網商銀行。
此後的2015年6月,銀監會出台《關於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准入條件、許可程序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制度性安排,標誌著民營銀行步入常態化發展階段。
截至目前,銀監會共批准籌建17家民營銀行,而據銀監會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8家已經開業的民營銀行總資產約為1800多億元,貸款餘額800多億元。
尚福林向記者表示,目前民營銀行的運行比較平穩,其中,早期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已經運行了一年多時間,「已經批了的這些基本上都比較平穩了,基本都是按照他們的市場定位在積極推進,穩妥推進。」
2017-2022年中國民營銀行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從首批試點的5家銀行來看,均定位於小微大眾服務,以特色化發展作為經營目標。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明確定位為網際網路銀行,而金城銀行、民商銀行、華瑞銀行則在細分地域市場進行深耕和特色化探索。其中金城銀行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其資產規模達220億元,淨利潤1.29億元,各項存款餘額18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9億元,其中中小微企業資產占比近70%。
在2017年3月的銀監會新聞發布會上,銀監會副主席曹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民營銀行這項工作發展的時間不長,但是進展還是很順利的。「用幾個字可以歸納當前的狀態,就是叫"有序發展",今年的工作無論是地方還是民營企業,在申請辦民營銀行的時候還是很踴躍、很有序的。大家都是以一種很理性、很平常的心態來看待民營銀行的發展,並沒有出現一哄而起、良莠不齊的都上的情況。」
2017年1月5日,銀監會正式頒布《關於民營銀行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再次明確民營銀行發展戰略,鼓勵民營銀行探索創新「大存小貸」、「個存小貸」等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模式,提高與細分市場金融需求的匹配度,同時支持民營銀行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展產品、服務、管理和技術創新,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為銀行業持續發展、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
由於中小微企業生產規模小,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缺少規範健全的財務制度,透明度低,經營活動尚不規範、不易監控,導致信息採集較難,具有較高的違約風險,同時中小微企業往往輕資產運營,缺乏抵押物,無信用等級評價,這些因素使得最需要資金推動發展壯大的中小微企業,很難通過傳統商業銀行獲取金融服務。
民營銀行的發展使命就是要打破中小微企業及小客戶群體無錢可貸的窘境,為中小微企業和普通個人貸款提供新選擇。相比於傳統銀行而言,民營銀行具有「小、快、輕、靈」的特點,其創新發展的重點就是要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貸款難提供新路徑。
更多民營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民營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