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品牌餐企加入網際網路眾籌 餐飲眾籌規則亟待完善

品牌餐企加入網際網路眾籌 餐飲眾籌規則亟待完善

2017-01-01 10:26:47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最近兩年眾籌不斷深入各個領域,餐飲行業也加入了眾籌大軍,餐飲眾籌隱憂也不斷顯現,對其前景不能過於樂觀。

  繼中小型創業公司之後,品牌餐企如今也看上了網際網路眾籌平台。2月底,麻辣誘惑上線人人投,推出160萬元的體驗標,試水收益權眾籌。麻辣誘惑方面表示,希望通過眾籌這一形式,讓眾多麻辣誘惑的愛好者參與到管理當中。近期,已有包括真功夫、望湘園、山東凱瑞等多家品牌餐企嘗試過眾籌。

  眾籌餐廳自興起以來,曾經歷了多起關店、負責人跑路等負面事件而被視為「眾愁」。如今隨著這些品牌餐企的入局,究竟是吸取前車之鑑後憑藉信譽再次試水,還是又一次入坑,仍需繼續觀察。

  品牌餐企成眾籌新玩家

  根據人人投上公示的信息顯示,此次麻辣誘惑推出的體驗標,項目類型為收益型,進入融資計劃的店鋪數量1家,融資總額160萬元。起投金額門檻較低,僅為8000元,投資人的數量控制在200人以內。同時設定了兩年封閉期,之後在一年內分4次回購投資金額,基礎收益率則為12%。

品牌餐企加入網際網路眾籌 餐飲眾籌規則亟待完善

  人人投平台上麻辣誘惑項目的負責人周瑩解釋稱,如果以投資8000元計算,在三年的存續期中,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收益是8000元×12%,而到了第三年回購開始後,則變為一季度是8000元×3%、二季度是6000元×3%,以此類推直至回購完畢。另外周瑩也強調,無論店鋪是否盈利,收益都是正常分的。

  麻辣誘惑的眾籌項目儘管只定位為體驗標,但已然風風火火地展開,而較低的眾籌額度也傳遞出麻辣誘惑是在小心探索,此次眾籌只是一次試水而已。

  事實上,早在麻辣誘惑之前,已有不少品牌餐企嘗試過眾籌。

  2015年4月,山東凱瑞旗下的「魯南四爺鍋」、「麗江雪山民族巷」等成為網際網路眾籌平台「合火」的首批眾籌項目。山東凱瑞董事長趙孝國表示,餐飲眾籌就應該是成熟餐飲企業玩「網際網路+」,給優質資產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將社會資本參與到實體中,有規則保障,可快速複製成功樣本。

  2016年6月,知名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啟動了第一批股權眾籌項目。當日,真功夫旗下三家店鋪通過股權眾籌金融服務公司第五創網站上線,分別融資80萬-104萬元不等。投資人只要支付0.8萬-1.04萬元不等,便可以成為該店鋪的股東,享受店鋪未來紅利。真功夫董事長兼總裁潘宇海表示,真功夫並不缺錢,涉足眾籌更多是一種參與感。

  2016年12月,望湘園旗下品牌旺池川菜將位於北京王府井APM的新店項目上線眾籌,以20%的股權來尋找20名共建人,項目上線僅半小時被一搶而空,後應用戶的強烈要求,旺池又於當晚兩次增加共建人名額,同樣也接連被「秒殺」。最終該項目在兩小時內眾籌總額達246萬餘元,認籌比例1232.64%,多達150餘人等待候補,而此時距離項目眾籌結束還有一個月。對於此次眾籌,望湘園聯合創始人兼CEO劉慧表示,眾籌是旺池品牌回饋粉絲、讓粉絲分享企業成長成果的極佳方式。眾籌本身就具有社群的屬性,通過眾籌能更多地聚集起深度認同旺池品牌的粉絲,聚集潛在資源,為企業未來發展注入更多的動力。

  餐飲眾籌現狀

  2011年,「眾籌」概念正式進入中國,其中股權眾籌曾一度被餐飲業寄予厚望,儘管其最初還處於無第三方擔保的野生狀態,但許多從業者卻紛紛迫不及待地吃起了螃蟹。

  結果2013年後,印象湘江、很多人咖啡館、聚咖啡等明星眾籌餐廳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殆盡,短命的還沒活過半年。

  時至今日,股權眾籌依舊讓餐飲業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來錢快、手續少、附加資源多,恨它則是因為混亂的股東關係和權責結構,能夠探索出成功路徑的企業鳳毛麟角。

  具體來說一點,在眾籌早期階段,很多上線的眾籌項目成功後平台均建有相應的股東群,但是現在的眾籌平台幾乎都不會再建股東群了。

  原因就是:眾籌股東還是非常在乎收益的,一旦收益未達預期或者虧損了,個別股東就會在群里發牢騷,進而影響和帶動別的股東也一起鬧,最後的結果就是眾籌平台焦頭爛額,口碑也受損。

  眾籌行業前景仍需探討

  品牌餐企試水眾籌,除了試圖將社會資本參與到實體中,更多的是想藉助眾籌的社群屬性,聚集潛在資源,為企業未來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然而,眾籌餐廳往往高開低走,開業初期噓頭十足,短時間經營後迅速陷入巨額虧損,最終多以關門倒閉收場。眾多負面事件頻發,導致眾籌餐廳屢遭非議。

  事實上,不僅僅是眾籌餐廳,整個眾籌行業都常常遭受詬病。因為越來越多的眾籌產品存在虛假宣傳,或者貨不對板、承諾收益無法兌現,行業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眾籌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眾籌崛起不過短短几年時間,一度被認為是領先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在經過前期爆發式增長後,正遭到越來越質疑,也沒有出現對傳統融資模式造成巨大衝擊的擔憂,反倒因為自身問題重重導致裹足不前。

  此前備受市場追捧,是因為相比其他融資渠道,眾籌模式門檻低、成本低,有利於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獲得資金。然而,門檻低卻吸引了大量非專業投資者,普通投資者很少充分了解項目和風險,從而產生巨大隱患。

  同時,作為第三方的眾籌平台,對相關信息披露也存在隨意性,缺乏足夠的制約,難以保證投資者切身利益。一旦眾籌項目無法兌現承諾,對平台打擊難以估量。

  總的來說,眾籌行業具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我國眾籌平台還需要監管和引導,眾籌行業成熟發展尚需時日。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