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處方外流已成大勢所趨 醫院市場將現大變局

處方外流已成大勢所趨 醫院市場將現大變局

2018-01-01 09:46:04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近日,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零售藥店試行憑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的通知》。通知指出,零售藥店根據自身藥品經營需要,可以憑紙質處方銷售處方藥,也可以依託信息化條件試行憑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

處方外流已成大勢所趨 醫院市場將現大變局

  此事引起了市場對處方外流的關注。「國家在通過行政手段推動處方外流,以實現醫藥分家。」第三方醫藥服務體系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表示。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介紹,在醫保控費、降低醫保控費的壓力下,處方藥外流已定局,醫院市場必將發生變化。

  華創證券的研報認為,零售藥店料將從電子處方外流中受益。但一位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處方畢竟是醫院的命脈,醫院還是控制的很緊。「可能只有和醫院建立比較好關係的流通企業才會受益」。

  處方外流成大勢所趨

  以往,出售藥品是醫院維持自身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處方外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了防止處方外流,一些醫院實施電子處方。如今,這一情況在發生改變。

  國務院在2017年5月份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曾明確提出:醫療機構不得限制處方外流,探索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與藥品零售消費信息互聯互通、實時共享。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醫保控費、降低藥占比的大趨勢下,醫院處方外流成大勢所趨。

  今年1月份,天津市人力社保局發布的《關於實施維護參保人員基本用藥權益有關措施的通知》指出,積極發揮定點零售藥店在藥品供應保障方面作用。具體包括支持定點醫療機構將電子處方上傳至醫保信息系統,支持醫院處方外流,保障參保人員多渠道購藥需求;等等。

  近日,重慶市發布的通知顯示,零售藥店試行憑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的,應符合以下要求:採取與醫療機構對接的方式,實行計算機聯網並通過信息系統從醫療機構獲取電子處方。事前向所在地的區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書面報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與醫療機構對接等情況,連鎖門店可由其連鎖企業統一集中報告。

  華創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本次重慶市公布的零售藥店試行憑電子處方銷售處方藥試點,對探索「醫藥分開」、「慢病管理」、「處方外流」、「分級診療」等政策意義重大。

  企業布局處方外流

  華創證券的研報認為,在處方外流的大趨勢下,如處方藥院外銷售能夠達到美國水平,即處方院外銷售額占處方銷售總額的45%,院外處方將新增3000億元,這一增量將主要由零售藥店、第三終端等承接。處方外流的大趨勢料將拉高醫藥零售行業整體增速。

  有連鎖藥店人士稱,處方外流的紅利超千億元,這也是藥品零售行業未來兩三年的業務發展方向。

  在此背景之下,企業紛紛開展布局。

  上海醫藥旗下上海醫藥雲健康致力於打造以電子處方流轉作為基礎的創新醫藥電商模式。公司發布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上藥雲健康作為公司處方藥零售業務發展平台,攜手騰訊推動電子處方和醫保在線支付戰略合作,打造從微信掛號就診,到醫院在線支付,再到藥品供應的閉環生態鏈。旗下「益藥·藥房」覆蓋區域進一步擴大,門店數已達30家,覆蓋 13個省市;「益藥·電子處方」已成功對接100多家醫療機構,處理電子處方超百萬張。

  據記者了解,國大藥房、老百姓等在內也在積極嘗試和布局以承接處方外流。此外,網際網路巨頭騰訊、阿里、京東也在該領域進行嘗試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零售藥店將受益於處方外流是屬必然,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只有部分藥店能成為真正的受益者。

  史立臣向記者介紹,並不是所有的藥店都能獲得醫院給患者開具的處方。只有能接入醫療機構信息系統的零售藥店才有此權利。

  一位零售系統的企業人士向記者介紹,公司開辦的零售藥房有一些是院邊店,「只有和醫院的關係好,才能承接到外流處方」。

  在史立臣看來,從實質上推動處方外流的簡單方式就是讓醫院開放紙質處方,這樣患者才能真正根據自己的意願滿足購藥需求。

更多醫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