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服務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行業。在老齡化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死亡率的迅速提升下,我國平均殯葬費用每具遺體約達20000元,消費支出增長了8%,以下是殯葬服務行業投資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1-2018年,雖然我國死亡率有所波動,但是從死亡人數來看,除2015年略有下降以外,我國死亡人數保持著不斷上升的態勢,2018年已經達到993萬人,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增多,殯葬服務行業分析預計未來我國每年死亡人口數量還會保持小幅增長。
在背景下,我國殯葬行業相關機構數量波動較為明顯,整體呈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根據殯葬服務行業投資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殯葬服務機構共計4043個,其中殯儀館1730個,殯葬管理機構946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367個;殯葬服務機構職工8.0萬人,其中殯儀館職工4.6 萬人。
殯葬行業是由殯儀服務(遺體處理、運輸及火化、出殯典禮、靈堂租賃瘋)、遺體處理(包括火化服務)、墓地服務(地葬及墓地銷售、其他落葬服務)、其他產品銷售及服務(儀服務的產品銷售、有合法登記殯葬服務)四大部分組成。
其中,在四大業務構成中,墓地服務業務占比超過50%且複合增速最快。2018年,我國殯葬行業市場規模達到713.77億元,其中墓地服務市場規模為412.82 億元,占比達到57.84%。墓地服務業務複合增長率為14.0%,高於其他三類業務。
目前,我國殯葬服務依然處於較為傳統和初級的階段,殯葬服務行業投資分析指出,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以墓穴銷售為主要收入來源,連帶提供相關服務。
2、信息透明度較低,信息化和產業化程度低,各地呈現小企業、小作坊為主的運營市場。
3、多數為一次性消費,服務質量也難以保證。
2019年,國家也在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強化推動殯葬向綠色轉型的制度保障。2月,民政部等9部委已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明確採取鼓勵、引導的方式推進。也只有認真落實有關規定,杜絕粗暴行政,才能贏得公眾的理解和配合。
同時,還督促各地結合實際儘快出台獎補、規範等細則,尤其是實實在在提高綠色殯葬的服務供給能力。這就要求嚴格落實安葬服務標準,優化服務流程,拓展服務項目,強化人文關懷,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綠色殯葬公共服務產品,以上便是殯葬服務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殯葬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殯葬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