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產業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2019年全球采棉機市場銷售收入規模約為147.8億元,中國、印度、美國是全球三大產棉國家,以下是采棉機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采棉機作為棉花種植生產全程機械化中技術性最強、技術壁壘最高的農機裝備類型。采棉機行業分析指出,采棉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棉花種植全程機械化的發展好壞,一直以來是我國農機化發展中的短板之一,市場存量產品98%以上均是國外進口產品,國產化實現突破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
采棉機行業技術特點指出,全球對采棉機研究起步較早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發明家坎貝爾研製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摘錠式采棉機,機采棉技術和采棉機數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澳大利亞、以色列等農業已開發國家機械化收穫率也達100%,西班牙、保加利亞、希臘等國家絕對份額的棉花也是由機械採摘。
我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引進和開發機采棉技術,但是進展並不快,在采棉機研發和應用上,我國集中在新疆進行推廣,很長階段以來,國內使用的采棉機都集中在約翰迪爾John Deere、凱斯Case兩大品牌上,雖然每年進口數量並不算多,但是總體價值不菲。
2019年,周高松的合作社與MAP團隊全面合作,面積2萬餘畝,平均畝產較2018年的330公斤增加到380公斤,增產達到20%以上,采棉機行業技術特點預計,到2020年MAP團隊將在草湖鄉服務10萬畝棉花。2018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達3737萬畝,棉花產量達511.1萬噸,占全國的83.8%。
采棉機其集成了行走、採摘、梳脫、清選、收集、打包等複雜的功能,不但要機電液一體化,而且要作業過程中全程監控和動態調整,是一個移動中的信息中心,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農機裝備,其關鍵的采棉頭製造技術、采棉頭動態檢測系統、自動對行控制技術、采棉機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都是技術壁壘。
2019-2024年中國采棉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截止2020上半年,我國經過四年的研發、試用和不斷改進,手持式采棉機以其操作簡便、勞動強度低、效率高、價格低等優點,深受棉農的喜愛,該機獨特的蛙舌式采棉頭設計徹底解決了氣吸式、齒輪式采棉機等想解決而沒解決的問題,真正實現了棉農輕快採摘棉花的願望,以上便是采棉機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采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采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