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材料是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新材料領域重點發展的前沿材料之一,在能源、醫療、交通、國防工業等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下面進行超導材料行業競爭分析。
目前全球超導市場以低溫超導材料為主。除ITER項目外,超導技術在民用領域應用較為廣泛,主要包括MRI(核磁共振)、MCZ(用於半導體單晶矽)、大科學工程(CFETR、重離子加速器)等領域。
超導材料行業分析表示,隨著全球超導技術的不斷研發,以及超導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超導行業已然進入火熱年代。其中,超導材料是超導應用的基礎,所以是最先產業化的部分,也是未來最具確定性的領域。
從全球來看,部分企業專注於單一領域的研發生產,例如美國ATI公司;而另一部分企業則是橫跨多個領域,如英國Oxford公司等。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家企業掌握低溫超導線生產技術,主要分布在英國、德國、日本和中國。
中國西部超導超導業務涉及NbTi錠棒和線材、Nb3Sn線材(包括「青銅法」和「內錫法」)和超導磁體的生產,是全球唯一的鈮鈦(NbTi)錠棒、超導線材、超導磁體的全流程生產企業,是目前國內唯一低溫超導線材商業化生產企業。
西部超導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由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及高性能高溫合金材料等的銷售收入構成。據統計,2016年西部超導超導產品營收為1.71億元,占營收比重為17.94%,截至到2018年西部超導超導產品營收下降至1.09億元,占營收比重下降至10.28%。
超導電力技術的應用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在於:超導材料的性價比是否能夠做到與傳統的導電材料相近、低溫製冷系統能否具有長期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如果能夠探索出更高臨界溫度的超導體乃至室溫超導體,且這類新的超導體具有良好的電磁性能,那麼超導電力技術的規模應用必將成為現實。
中國在超導材料及其應用領域總體上處於國際先進行列,基本掌握了各種實用化超導材料的製備技術,在多個應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今後,中國超導材料及其應用領域應進一步加強超導材料及其應用裝置的製備工藝研究,不斷探索更高臨界溫度的超導體,並加強與超導技術應用密切相關的低溫製冷技術和低溫系統的研究,以進一步全面提升中國的超導材料及其應用技術的發展水平。以上便是超導材料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超導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超導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