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銀行是21世紀新興的一種金融產業,它以高科技高智能為支持的AAA式銀行,即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都可以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銀行。它以業務智能化、虛擬化,服務方便快捷,成本低廉深受青睞。然而,作為新興金融業,它在發展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問題,亟需我們在發展中不斷去思考、去解決。以下是2013年電子銀行發展現狀:
一、我國電子銀行發展現狀
「競爭激烈,新品迭出,效益顯著,前景喜人」是電子銀行業務目前發展的現狀。首先,我國電子銀行自2006年以來發展迅速,交易額和交易筆數大幅度增長,企業電子銀行市場呈平穩增長態勢,而個人則是快速發展。其次,開展交易性電子銀行業務的銀行數量不斷增加,並隨之電子銀行產品業務種類及服務品種迅速增多,為用戶提供多種選擇。第三,外資銀行開始進入我國電子銀行領域,同時我國中資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服務也開始贏得國際聲譽。我們在「引進來、走出去」中不斷完善自身發展與研究。第四,電子銀行在十多年的發展中,已經取得顯著成績。但是,仍受到法律法規、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全及網絡信息技術較為落後等問題的制約。
二、我國電子銀行存在問題
第一,市場主體發展不健全及周圍發展環境欠完善。我國各大銀行電子銀行的安全技術標準不統一,缺乏整體規劃,潛在的信息安全漏洞以及銀行內部風險監控體系的不完善為網際網路犯罪提供了條件;基礎設施規模小、終端設備普及程度失衡,現代支付體系不完善,信用評價機制不健全。
第二,產品趨同現象過於明顯,電子銀行業務創新能力弱。我國電子銀行服務品種大多數是將傳統櫃檯業務延伸到網上,沒有充分利用網絡金融技術開發業務新品種,不能更好地以創新來服務客戶,擴展銷售範圍。具體表現:一是業務創新較少,有的只是在原有功能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卻以全新業務向社會推出;二是平均業務品種使用壽命較短,隨著業務的迅速擴張,各項電子業務品種的平均使用壽命呈縮短趨勢;三是創新的業務與銀行經營缺乏深層次結合。
第三,專業人才缺乏。電子銀行的發展需要大量既精通計算機網絡知識,又熟悉金融業務的高素質人才,而我國銀行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仍舊不高,存在員工懂技術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營銷,不同的專業技能難以實現有效的融合、順暢地溝通,人力整體資源利用較差,導致能勝任電子銀行工作的高素質員工相對缺乏,不利於電子銀行的發展。
第四,電子產品從開發到營銷到售後缺乏戰略規劃。開展電子銀行業務前,缺乏充分的市場調研與客戶需求分析,導致產品的差異性不突出以及網絡金融服務缺乏特色,導致產品在功能上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經常出現產品開發與使用脫節的現象。了解更多電子銀行信息請點擊查看:
三、我國電子銀行發展戰略調整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對電子銀行業務進行規定的僅是《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電子銀行安全評估指引》兩部行業指導性文件。監管法律的缺失導致我國電子銀行長期處於無序發展狀態,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國在不斷完善銀行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業務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出台相關立法,為我國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製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第二,積極開發創新產品,完善產品功能。注重科技投入,大膽引入電子新科技,積極培育推出新產品。要以客戶為中心,進一步優化產品設計和流程設計,強化客戶體驗環節,實現產品、流程、服務與客戶需求的切實融合、匹配;加快特色產品移植網上銀行的力度,提高相關產品櫃面與電子渠道同步部署的及時性,滿足不同客戶的差別化需求;完善客戶交流互動平台,加快網站與電子銀行業務的整合力度,給客戶提高全民、豐富的金融信息;以客戶需求為產品設計的核心,積極創新富有競爭力的電子銀行產品,不斷提升電子銀行產品、服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第三,堅持人才戰略,組建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首先,要加大外引力度,公開向全社會招聘複合型人才充實到電子銀行隊伍,緩解電子銀行員工隊伍的緊缺矛盾。其次,加大培訓力度,挖掘現有員工潛力。再次,創建學習型團隊,積極培育員工終身學習的理念,大力倡導和鼓勵員工自學、深造。通過員工自身人力資本的提升,提高整個電子銀行業務員工的團隊素質和人力資本。
第四,綜合改造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效率。注重對跨部門、跨專業、跨系統、跨機構業務流程的梳理與整合,加快突破電子銀行櫃面業務辦理的流程瓶頸,減少內部的冗餘環節,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加強電子銀行註冊月銀行卡和信用卡開卡流程的整合,實現一站式服務;優化櫃面主機交易,加強不同交易之前的客戶信息聯動,取消冗餘授權;要實現企業證書製作、傳遞和發放全過程的電子化管理,簡化企業客戶的註冊流程,強化風險控制。
總的來說,電子銀行已經成為新經濟形勢下各家金融機構拓展業務的新法寶。目前電子銀行蓬勃發展,但是仍存在創新不夠、監管不完善等問題,嚴重製約其發展與規模化的提高。因此,我們應當立足國內市場特徵,逐步解決電子銀行的各項問題,推進我國電子銀行的平穩健康發展。
更多電子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