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所以風靡世界,是世界糧食及農業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南半球藍莓出口量達261500噸,秘魯以120325噸的出口量居南半球藍莓出口首位,以下是藍莓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藍莓屬於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起源於北美,全世界約有400多種藍莓,主要分布於北美、南美、東南亞、歐洲等地區。藍莓行業分析指出,我國於1983年從美國引種藍莓,2000年開始商業種植,截止到2019年我國藍莓產量達到18.4萬噸。
2019年我國藍莓產量為18.4萬噸,藍莓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藍莓行業定義及分類認為,隨著全球藍莓產業的不斷成熟以及消費升級,全球藍莓行業的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提高藍莓品質、打造優勢品牌和拓寬藍莓產業鏈成為未來藍莓行業的發展方向。
各產區藍莓總產量為18.4萬噸,其中貴州省產量達到7.2萬噸,居各產區之首;其次是山東省、遼寧省、浙江省和其他省份。我國藍莓各產區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得益於早期的產業化生產。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貴州、山東、遼寧和吉林是我國藍莓產業化生產力最高的四個省份,也是我國主要的藍莓產區。
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它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作用,還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體免疫等功能。藍莓栽培最早的國家是美國,但至今也不到百年的栽培史。因為其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所以風靡世界,是世界糧食及農業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1、矮叢。樹體矮小,高30-50cm。抗寒,在-40℃低溫地區可以栽培。對栽培管理技術要求簡單,極適宜於東北高寒山區大面積商業化栽培,畝產量500kg左右。
2、半高叢。由高叢和矮叢藍莓雜交獲得。果實大,品質好,樹體相對較矮,抗寒力強,一般可抗-35℃低溫,適應北方寒冷地區栽培。樹高50-100cm。
3、高叢。藍莓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包括南高叢藍莓和北高叢藍莓兩大類,南高叢藍莓喜濕潤、溫暖氣候條件,適於我國黃河以南地區如華中、華南地區發展、北高叢藍莓喜冷涼氣候,抗寒力較強,有些品種可抵抗-30℃低溫,適於我國北方沿海濕潤地區及寒地發展。此品種群果實較大,品質佳,鮮食口感好。
截止2019年,我國每500g藍莓人工採摘成本為2元左右,採摘人工費占總成本的1/4-1/3。成本高成為藍莓產業健康發展的制約因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實現升級,消費者更多地傾向於天然健康的安全食品,而藍莓的特殊營養價值正好迎合了這一市場偏好需求,並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追捧,未來藍莓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以上便是藍莓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藍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藍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