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綠豆行業經過多年多年發展在食品加工領域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國內綠豆市場需求旺盛產量並不能滿足需求,進口綠豆數量和進口規模呈現遞增的態勢發展。以下是2023年綠豆行業數據統計。
綠豆具備健康、環保的特點,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生態、低碳的消費趨勢。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的提高,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綠豆由於其營養豐富、低脂肪、低熱量、低糖等特點,已經成為健康飲食的代表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綠豆,將其納入日常飲食中。
綠豆行業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上半年綠豆進口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2023年1-6月綠豆進口總量為297741.715噸,同比減少20.89%。2023年1-5月緬甸綠豆一共進口192066.564噸,烏茲別克斯坦1-5月一共進口69392.7噸,衣索比亞1-5月一共進口29542.158噸,澳大利亞1-5月一共進口6298.65噸。泰國1-5月一共進口220.418噸。印度尼西亞1-5月一共進口221.225噸。
我國上半年綠豆的主要出口國為日本、印度尼西亞、美國、韓國、加拿大、菲律賓這六個國家。其中日本是我國出口量最多的國家。2023年出口量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2023年1-6月綠豆出口總量為46157.699噸,同比增加20.20%。2023年出口量保持第一位的是日本,1-5月出口總量為27262.329噸。印度尼西亞1-5月出口總量為10568.5噸,美國1-5月出口總量為2869.629噸。
綠豆行業數據統計提到我國上半年綠豆的主要進口國為緬甸、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衣索比亞、印度尼西亞、泰國這六個國家。緬甸依舊是我國進口量最多的國家。從近幾年我國綠豆行業的業績和狀況,以及市場消費的大環境分析,可以預見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綠豆產業將面臨非常好的發展契機,行業的增速將加快。
綠豆在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史,其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傳統綠豆製品有綠豆糕、綠豆酒、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等。綠豆在我國各個省份均有分布,目前內蒙古產量最高,綠豆為16萬噸,剩餘的吉林、安徽、山西等省份年產量均未超過10萬噸。
我國綠豆表觀需求量約為61萬噸。由國內綠豆供需情況來看,國內綠豆供應量不足,綠豆進口量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自2017年的3萬噸增長到2021年的30萬噸。綠豆加工產品較多,如有綠豆糕、綠豆酒、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不僅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價值,還帶動了新的需求。隨著下游食品業的發展,以及國內經濟快發展,帶動綠豆需求攀升,在2020年我國綠豆表觀需求量約為61萬噸。
綠豆產業在我國各省份均有分布,主要涉及的省份包括內蒙古、吉林、安徽、山西、河南、四川、重慶、廣西、湖南等。綠豆行業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綠豆種植產業分布較為集中,產量前五的省市占全國綠豆產量的63%。其中內蒙古是我國綠豆主要產區,綠豆年產量為15萬噸,占全國綠豆產量近30%。
總體看來,進口綠豆主要從緬甸、澳大利亞和泰國等國家進口為主,其中緬甸進口量最多。國內綠豆產業分布較為集中,內蒙古是綠豆的主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