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冷鏈物流儘管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發展時間短,並且冷鏈基礎設施配備並不到位。目前我國是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以下是2022年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目前,全球農產品冷鏈物流第一大技術來源國為中國,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量占全球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總申請量的36%,其次是日本,日本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量占全球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總申請量的21%。美國排名第三,占比約18%,其次是韓國、德國、歐洲、法國和英國,分別占比約6%、5%、2%、2%和2%。
根據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數量最高,2020年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量約11200項(11170)。日本和美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量緊隨其後,專利申請數量不相上下。2020年日本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量為280項以上(286),美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專利申請量為不到850項(838)。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複雜多樣,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多種地理形態造成了我國農產品生產環境的差異性,加之各地管理差異,最終呈現出生鮮農產品生產上的地域不均,山東與河南是我國最大的生鮮產區,全國則呈現出「東密西疏」的供給趨勢。
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指出我國生鮮產量與供給能力整體呈現出東密西疏的格局,同時大中型城市群生產能力不足。西部地域由於耕地條件不足、地域遼闊物流設施不足等特點,生鮮生產能力較弱。供給的不均衡就使得農產品冷鏈價值大大提高。
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顯示近5年來冷鏈業務發展迅速,重點企業營收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重點企業冷鏈業務營業收入合計達694.70億元,同比增長26.36%,漲勢較好。
但冷鏈物流服務企業各自為戰,其中供應鏈型企業最為集中,倉儲型和配送型企業相對較少,但是無論是供應鏈型企業還是運輸型企業,其發展基本上都以獨立為主,很少有交流和合作,導致冷鏈技術和資源集中度較低,2020年首次百強集中度突破18%,缺少行業巨頭。
總體看來農產品冷鏈物流有明顯的地域性關係,呈現出地域不均的局面目前處於東多西少的供給趨勢格局。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占比也在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