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建成輸油管道總里程約7159千米,較上年新建成里程數增加632千米,增幅為10%。我國輸油管道建設如火如荼,但現有大型輸油管道總長不過3.5萬公里。以下對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
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2017年底,中國境內在役輸油管道總里程累計約13.31萬千米。全年新建成輸油管道總里程約7159千米(已扣減退役封存管道),較上年新建成里程數增加632千米,增幅為10%。輸油管道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新建成原油管道2813千米,考慮扣除退役封存管道後,比2016年新建成里程數增加1341千米;新建成成品油管道1677千米,比2016年新建里程數減少767千米。
2007-2017年我國輸油管道里程
輸油管道作為一種高效、低耗、安全的運輸方式,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石油需求的不斷增加,使得我國石油管道建設迅速發展起來。輸油管道易發生腐蝕且不易檢查和發現,管道一旦發生腐蝕泄漏,易造成環境污染和次生災害。輸油管道的防腐及維護管理將直接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和經濟效益,因此,總結輸油管道腐蝕的主要特點,探索管道的腐蝕原因,為更好的指導輸油管道的建設與運行以及實施有效的防護措施極為重要。現從五大點來分析輸油管道行業特點。
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一條輸油管線可以源源不斷地完成輸送任務。根據其管徑的大小不同,其每年的運輸量可達數百萬噸到幾千萬噸,甚至超過億噸。
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運輸管道通常埋於地下,其占用的土地很少;運輸系統的建設實踐證明,運輸管道埋藏於地下的部分占管道總長度的95%以上,因而對於土地的永久性占用很少,分別僅為公路的3%,鐵路的10%左右,在交通運輸規劃系統中,優先考慮管道運輸方案,對於節約土地資源,意義重大。
隧道管道運輸線鋪設國內外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的大量實踐證明,管道運輸系統的建設周期與相同運量的鐵路建設周期相比,一般來說要短1/3以上。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歷史上,中國建設大慶至秦皇島全長1,152公里的輸油管道,僅用了23個月的時間,而若要建設一條同樣運輸量的鐵路,至少需要3年時間,新疆至上海市的全長4,200公里天然氣運輸管道,預期建設周期不會超過2年,但是如果新建同樣運量的鐵路專線,建設周期在3年以上,特別是地質地貌條件和氣候條件相對較差,大規模修建鐵路難度將更大,周期將更長,統計資料表明,管道建設費用比鐵路低60%左右。
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由於石油天然氣易燃、易爆、易揮發、易泄露,採用管道運輸方式,既安全,又可以大大減少揮發損耗,同時由於泄露導致的對空氣、水和土壤污染也可大大減少,也就是說,管道運輸能較好地滿足運輸工程的綠色化要求,此外,由於管道基本埋藏於地下,其運輸過程惡劣多變的氣候條件影響小,可以確保運輸系統長期穩定地運行。
已開發國家採用管道運輸石油,每噸千米的能耗不足鐵路的1/7,在大量運輸時的運輸成本與水運接近,因此在無水條件下,採用管道運輸是一種最為節能的運輸方式。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管道運輸是一種連續工程,運輸系統不存在空載行程,因而系統的運輸效率高,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已證明,管道口徑越大,運輸距離越遠,運輸量越大,運輸成本就越低,以運輸石油為例,管道運輸、水路運輸、鐵路運輸的運輸成本之比為1:1:1.7。
輸油管道行業特點分析,「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間,中國輸油管道網主幹道總投資將達到16000億元,新建10多萬公里管道。同時,隨著「網際網路+」與油氣儲運建設行業的深度融合,建設智能管道和智慧管網,實現全數位化移交、全智能化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新目標,中國油氣儲運設施建設從數量到質量都將實現飛躍。
更多輸油管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輸油管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