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強勁增長,全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98GW,同比增長28.95%,全球累計裝機容量已經超過402.5GW,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下面進行太陽能板行業競爭分析。
傳統市場,如美國、日本新增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0.6GW和7GW,依然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同時,新興市場也在不斷湧現,光伏應用在亞洲、拉丁美洲進一步擴大,如印度和巴西2017年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約為9.1GW和0.9GW。
據數據顯示,預期中國在2018年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會較2017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在美國、歐盟和印度等新興國家較為強勁的需求下,預計2018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仍較2017年增長3.5%,預計2018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為100.05GW,2020年將達到155.85GW。
2017年度,我國光伏新增併網裝機量達到53GW,同比增長超過50%,累計併網裝機量高達131GW,位居全球首位。雖然2018年光伏新政出台短期內會造成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量下降,但是隨著光伏發電行業已經邁入了平價上網時代,未來國內光伏行業仍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繼2016年下跌35%之後,太陽能電池板今年以來價格又跌去8%,在供應過剩形勢惡化的影響下,下半年價格還會加速下跌。造成全球產能進一步過剩的部分原因是美國和歐盟的貿易保護立場。太陽能報價機構PVinsights稱,今年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板平均市場價格為每瓦0.35美元。
歐洲國家削減補貼正在使2017年太陽能裝機增長放緩。2011年達到巔峰後,德國一直在降低稅收支持,並讓地面安裝項目轉向發電容量拍賣,由此降低了公用事業用太陽能的成本。剛剛走馬上任的法國總統埃曼努爾·馬克龍可能延續當前的政策支持。英國的政策激勵將進一步向離岸風能傾斜,該領域正在表現出降低能源成本方面的進展。
由於全球降價壓力持續不斷,無論是對中國太陽能組件徵收的關稅,還是與部分製造商達成的最低進口價格機制,都未能避免歐盟最大的太陽能製造商SolarWorld破產。SolarWorld和歐盟太陽能行業協會EU Prosun提出徵稅申請,但中國的製造商或是在本國以外地區開展業務,或是乾脆退出了最低進口價格機制,讓SolarWorld的徵稅申請鞭長莫及。若要維繫歐洲製造業,歐盟需要採取新的對策,比如制定側重清潔能源的行業發展戰略。以上便是太陽能板行業競爭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太陽能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太陽能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