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團體保險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團體保險行業競爭分析

2017年團體保險行業競爭分析

2017-03-21 17:24:5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我國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人身保險的起步是從團體保險開始的。伴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團險市場作為已開發國家保險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發展也備受關注。但在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及政策支持條件下,團險市場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現對2017年團體保險行業競爭分析。

  團體保險競爭現狀

  目前團險渠道銷售的主要產品為一年期的短期意外險及健康險,其中以意外險為主力,相對其他渠道而言,客戶範圍更廣,成本較低,利潤較高。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過去不少險企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個險、銀保等渠道,團險的地位較為弱化,現在隨著一系列健康險等政策的出台,團險無疑將成為今後險企力拚的又一個增長點。

  依照1~2月同業交流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人壽、泰康人壽、人保壽險、太平壽險七家公司團險渠道實現保費收入(舊準則統計口徑)150.9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人保壽險以47.3億元的團險總保費排名第一,但增速為-6.6%;國壽40.1億元排名第二,同比增長4.5%;泰康人壽37.4億元排名第三,同比大增211.4%。其餘分別為太保壽險15.1億元,增速-12.9%;新華人壽9.6億元,增速73.3%;平安壽險1.2億元,增速-58.4%;太平壽險0.2億元,增速-26.3%。

  而從團險短險的表現看,國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四家均遭遇增速下滑,僅新華人壽和人保壽險分別獲得12.7%和18.7%的正增長。

  據2016-2021年團體保險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悉,來自同業的競爭以及來自財險公司的競爭,都對壽險公司現有市場地位構成威脅。

  傳統團險市場空間受到擠壓。隨著近年來國家政策調整以及客戶保險需求的變化,傳統團險業務發展速度滯緩,市場空間逐步縮小。舉例來說,在傳統團險業務占比較高的學生險業務,隨著國家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全面推進,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範圍,規模龐大的大學生保險業務發展大幅萎縮,同時由於國家對校園責任保險的大力推廣,傳統的中小學生保險業務也受到較大影響。又如2010年1月1日起實施的旅行社責任保險全國統保政策,對傳統旅遊意外險市場形成較大的衝擊。再如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企業的保險需求已由原來單一保障需求,轉變為集意外、醫療、疾病、養老、理財等保險保障為一體的員工福利保障需求,傳統團險業務已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發展需求,傳統團險業務市場拓展步履維艱。

2017年團體保險行業競爭分析

  突破團體保險競爭發展困境策略

  加大資源投入,提升服務發展能力。團險業務擁有的承保手續簡便、投保費率低廉、社會影響大、品牌效應好等獨有特點,在我國保險市場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企業保險需求的不斷提高,團險業務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各家保險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團險業務信息技術系統、考核管理體系、人員招募培訓、開闢新市場領域等方面的資源投入力度,大力提升團險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能力,使團險業務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中提升價值,拓寬發展空間,在服務經濟大局中實現突破發展。

  嚴格風險管控,切實防範經營風險。建立有效的風險管控體系是團險業務提高盈利能力、實現穩健經營的必然選擇。團險業務發展要堅持把風險防範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堅持以防為主、以控為先、事前防範、事中控制的風險管控原則,加強對團險業務承保、理賠、保全等各個業務環節的風險管控,加大反洗錢工作落實力度,防範銷售風險與管理風險,建立完善防範化解團險經營的風險管控機制。

  與人身保險市場的發展初期相比,團體意外保險業務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作為保險公司創費創利來源的團體意外保險業務,近年來卻處於高成本、低效益、增長乏力的發展困境。在我國經濟快速持續發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團體投保需求有效激發的背景下,團險業務如何適應新的發展形勢,轉變發展方式,突破發展困境,謀求新的跨越,已成為各家保險公司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更多團體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團體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