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行業的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過程,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和相關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國外拖拉機技術水平的發展、國家政策的導向對拖拉機行業總體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受利好政策及市場剛性需求等因素的拉動,大中型拖拉機市場最近十多年實現了高速發展,而且自2010年開始已進入到成熟期,增速逐步放緩,結構調整特點突出,而2014年拖拉機行業的運行走勢就是在這種大氣候下發生的。雖然2014年的農機補貼資金較之2013年明顯增多,但由於剛性需求不足,大中型拖拉機全年需求較之前幾年呈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有鑑於此,在新常態下2015年的拖拉機市場將往何處去已成為目前業內人士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市場飽和,結構性調整成為推動市場的主要動力
我國拖拉機保有量巨大,市場早於多年前即已飽和。一項研究結論顯示,全國各區域每公頃耕地上至少都有1千瓦的拖拉機動力,拖拉機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沒有一個區域每千瓦動力完成耕地面積達到0.5公頃。
2014年與2013年相比,除南方低緩丘陵區和西南丘陵山區的拖拉機利用率略有上升外,全國其他地區的拖拉機利用率均下降。
從機耕率分析,2013年我國機耕率達到76%,2014年機耕率已直逼78%,這個數據意味著在我國可機耕的範圍內,已經基本實現耕作機械化。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需求主要來自於由結構性調整帶來的更新。
二:增速放緩,需求升級
隨著土地流轉以及購機補貼政策的引導,終端客戶構成發生明顯的變化,以合作社、農機大戶、種植大戶為代表的大客戶比重明顯上升。由此決定了客戶需求快速升級,小拖發展至中拖,水田作業馬力升級至70~90馬力,中原區域客戶向120馬力、四驅機型發展。這些變化進一步詮釋了我國未來拖拉機市場需求的新變化。產品需求結構進一步升級,100馬力及以上大拖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以合作社、農機大戶、種植大戶為代表的大客戶比重明顯上升。
從區域市場判斷,「三北」作為我國大中型拖拉機的主流市場,近年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如果有變化,也只是內部之間的隨機性調整。從2015年市場分析,東北區域或將出現反彈,中原區域由於拖拉機作業功能單一化,拖拉機收益下降,市場需求動力不足,產品動力升級較明顯;以新疆為代表的西北區域或將出現小幅滑坡。
三:競爭加劇,洗牌加速
競爭是推動行業進步的第一動力,是實現行業升級的關鍵要素。2015年,拖拉機市場競爭呈現的新特點是競爭進一步加劇,導致的直接後果則是洗牌加速。
品牌競爭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隨著市場消費的理性化,消費者由過去關注價格將進一步向品牌轉化,隨著中國一拖、福田雷沃、常州東風、約翰迪爾等企業推出大型動力換擋拖拉機,大中拖市場需求格局或將進一步發生重大變化:
一是企業及用戶對產品品質、技術含量、服務保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消費回歸理性成為歷史的必然。
二是市場競爭層次進一步提高,高性能、創新產品將成為大品牌競爭的利器。
三是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隨著農機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市場競爭將變的更加充分,部分中小企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市場集中度的提高成為必然。
競爭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企業的發展機遇正被壓縮在狹小的空間裡,留給企業的只有一條路:拼實力、拼管理、拼創新,最終體現到拼產品質量與品質上。
四:高位運行,小幅反彈
從2015年拖拉機市場面臨的發展環境分析,市場需求或將呈現出需求量保持高位運行,增幅小幅反彈的特點。
中型拖拉機市場主要受市場周期性需求影響,呈現出規律性的變化。預計2015年或將出現小幅反彈,基於其堅實的基礎——1800多萬台的小型拖拉機的梯度更新。銷量或將達到25萬台左右,增幅徘徊在5%上下。
大型拖拉機從需求量判斷,今後幾年增幅會在12萬台左右徘徊,內部需求結構繼續向大馬力方向發展,由於大馬力拖拉機的增量有限,同時又消化了部分70~100馬力段之間的數量,決定了未來幾年或將呈現出企穩走勢。預計2015年或將呈現出恢復性增長態勢,並逐年遞增。
根據我國大型拖拉機基本發展現狀及所面臨的環境,預計2015年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市場銷售或將達到5.5萬台左右,以4%左右的增幅小幅反彈。
更多拖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拖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