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山東萊州市沙河鎮,一種打著出口名義的「國二」拖拉機拼裝銷售現象在當地已是公開的秘密。這些拖拉機不僅無法上牌,且質量低劣、故障頻發,給農戶帶來了諸多困擾。2025年3月,多位農戶通過電商平台購買到劣質拖拉機,發現其發動機為國內禁售的「國二」柴油機,導致無法上牌、領取補貼,且售後服務極差。這些拖拉機的產銷地最終都指向了沙河鎮。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拖拉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沙河鎮的多家農機組裝企業明知國內禁止銷售「國二」拖拉機,卻利用「出口車」「庫存車」等名義進行掩護,通過臨時關門避開檢查,一年內銷售數萬台。這些拖拉機使用的「國二」發動機主要來自濰坊等地的柴油機生產企業。一位銷售負責人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這叫『出口轉內銷』。」另一家企業負責人則稱:「在國內賣,咱是屬於違規不違法。」
令人意外的是,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對此表現出「默許」態度。沙河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在交流中甚至向調查員推薦了三家「國二」拖拉機組裝產銷廠家,並暗示查處機率很低。環保部門的監管同樣形同虛設。濰坊市生態環境局經濟分局的工作人員稱他們「管使用,不管生產」;萊州市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人員則稱他們「管生產,不管銷售」。煙臺市生態環境局萊州分局環境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則表示:「這塊我們可能沒發現。」
多位農戶反映,他們通過電商平台購買的拖拉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甘肅慶陽的一位農戶花費34400元購買了一台拖拉機,卻發現車身刻著「中國山東」四字,發動機銘牌上全是英文,且未標註生產廠家。驗貨時發現輪胎破損、燈損壞,發動機「合格證」也無公章、編號和廠家名稱。最終,他只能自認倒霉,花費14600元留下3件農具,將拖拉機退回。類似的情況在四川、湖北、山西、江蘇等地均有發生,消費者購買的拖拉機均為「國二」標準,無法上牌、領取補貼。
沙河鎮作為山東拖拉機生產的重要基地,近年來湧現出大量農用拖拉機組裝企業。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售後投訴過多,目前全鎮剩下約三十家拖拉機生產企業,年產量達四五萬台,主要銷往河南等農業省份。這些拖拉機廠普遍規模不大,組裝車間零散,產品展廳擺放各式拖拉機和零配件。銷售渠道主要依靠電商,直播人員口若懸河地宣傳拖拉機的優惠價格和良好性能。
沙河鎮生產的拖拉機大多使用「國二」柴油機,這些發動機主要購自濰坊。濰坊作為全國動力裝備產業的重要基地,部分企業仍在生產「國二」柴油機,並通過與商貿企業或拖拉機廠簽訂合同,表面上註明用於「出口」。一位銷售人員透露:「柴油機廠也不會去核實,誰知道你賣到哪裡。都在打擦邊球。」
環保部門在整治柴油機領域的職責存在模糊地帶。濰坊市生態環境局經濟分局的工作人員認為環保部門「管使用、不管生產」,而萊州市生態環境部門的工作人員則認為環保部門「管生產,不管銷售」。市場監管部門則因轄區經營戶眾多,監管難度大,只能將重點放在處理投訴上。沙河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表示:「我們只有十多個人……我們顧不過來,只能把投訴處理好。」
沙河鎮的拖拉機產銷亂象暴露了監管的嚴重缺失。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都存在違規操作,環保與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模糊,導致「國二」拖拉機在國內市場泛濫。農戶作為最終受害者,不僅蒙受經濟損失,還面臨無法上牌、領取補貼的困境。整頓農機市場,加強監管力度,已成為當務之急。只有依法取締「散亂污」作坊,切實保證正規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才能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更多拖拉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拖拉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