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已成為當今國際維生素市場上的三大支柱產品,年銷售額合計約20億美元,以下是維生素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
維生素現已成為國際醫藥與保健品市場的主要大宗產品之一。據有關資料,20世紀末,全世界醫藥、營養保健品、食品、化妝品、飼料等行業每年消耗的各種維生素原料的市值已達25億美元。
我國維生素工業起源於50年代末,當時主要以生產醫藥用原料為目的。維生素行業分析指出,進入70年代,若干種B族維生素已能自行生產,維生素C兩步法生產工藝的研究成功在國際上引起震動。80年代,我國已基本形成除生物素以外的各種維生素生產體系,但中間體依賴進口,產量和規模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90年代以來,我國各種維生素及中間體的生產技術相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有效地促進了維生素的發展。
2017年,我國維生素產量達26.2萬噸,同比增長4.0%,產量增長主要來自於維生素E、維生素A、煙醯胺/煙酸和泛酸鈣。維生素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我國維生素產量占全球產量的69.1,市場價值24.5億美元,全年出口維生素20.1萬噸,同比增長3.0%。
2018年,我國維生素產量27.5萬噸,同比增長5.0%,占全球產量的70.5%,因價格大幅上漲,市場價值達2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1%。2018年我國維生素出口21.3萬噸,同比增長6.0%,出口金額21.5億美元,同比增長4.3% 。
目前,我國維生素出口量大:維生素行業因污染較大,全球維生素產能已經完成了向國內的轉移。我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維生素出口國,主要出口產品有VE、VB1、VB3、VB5及VD3。2018年國內維生素產量27.5萬噸,出口量超過21.3萬噸。
我國也已經出現了一群比較有實力的維生素生產企業。東北製藥總廠、華北製藥集團、江蘇江山製藥、石家莊維生藥業集團的維生素C的年生產能力都在萬以上,占有全球維C產量40%的比例。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醫藥新昌製藥廠的維生素E油年生產能力超過了1萬t,進入了全球前四名的行列。維生素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廈門金達威維生素有限公司的維生素A粉的年生產能力分別達到了2000t和1000t,產品主要出口。
陝西渭南飼料添加劑廠是目前亞洲生產能力最大的飼料級氯化膽鹼生產企業。湖北廣濟藥業有限公司是亞洲生產能力最大的維生素B2生產企業,由於發酵技術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為增強。
此外,由於我國維生素生產領域的崛起,昔日國際維生素巨頭羅氏公司、巴斯夫公司、安迪蘇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全球市場正發生著迅速的變化。
綜上所述,我國已成為全世界屈指可數的能夠生產迄今發現的所有維生素品種的極少數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維生素出口國之一,相當一些產品的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預計維C沖劑、維C、E複合沖劑、複合維生素片等維生素保健品供不應求,一個巨大的維生素市場正在快速形成,以上便是維生素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維生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維生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