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須的一類有機物質,也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全球產能約12萬噸,CR5高達91%(帝斯曼、巴斯夫、浙江醫藥、新和成、能特科技),以下是維生素行業投資分析。
維生素在全球範圍內呈現寡頭壟斷格局:維生素加工工序多,污染物處理難度大,技術壁壘高。因此,維生素產能集中度高,多數品種僅4-6家生產廠,CR3普遍大於70%,寡頭壟斷定價能力強。其中VA、VE、VB5技術門檻較高。
除VC外,其餘十餘種維生素多用於動物養殖並用在飼料添加劑。維生素行業分析指出,維生素在飼料中成本占比僅1-2%,下游受價格波動影響小。隨著全球室內養殖規模的擴大,動物自身維生素合成能力因缺乏陽光照射而被削弱,養殖業對維生素需求量逐年提升。
維生素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受新增產能快速釋放,全球維生素價格從高點180元/kg 一路下滑,今年8月跌至39元/kg 低位水平,受巴斯夫檸檬醛停產事件影響,部分企業維生素報價已高達200元/kg,未來一段時間有望繼續上漲。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人體生長、代謝、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維生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維生素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維生素生產壁壘主要是兩個關鍵中間體三甲基氫醌和異植物醇的合成,一方面是技術路線的選擇,另一方面是原材料穩定而低廉的供給。維生素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國內維生素企業解決了關鍵中間體的工藝,實現國產化,但部分關鍵原材料仍有一定進口依存度,中間體仍有稀缺屬性。現代維生素工業具有技術壁壘高、生產工藝與工程複雜、規模化、一體化和高資金壁壘,產業鏈配套要求高等特點。
維生素行業集中度高,但近年來行業內新進入者的出現,新進入者與行業已有公司競爭激烈,維生素價格持續下滑。2019年1月,ST冠福全資子公司能特科技和帝斯曼於上海簽訂《框架協議》,約定將維生素及中間體業務部分股權以現金出售方式轉讓給帝斯曼,淨利潤在扣除帝斯曼相關銷售費用後,雙方各50%進行分配。若交割完成後,全球維生素行業格局將變成帝斯曼-能特科技、巴斯夫、浙江醫藥、新和成和吉林北沙五家市場主體,行業格局有望重回2008-2012年維生素景氣大周期的行業格局。
目前,維生素已成為國際醫藥與保健品市場的主要大宗產品之一。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自身的保健意識不斷地增強,維生素行業的市場潛力非常廣闊。近年國內科研單位和企業在維生素行業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術突破,使我國在維生素行業發展方向一直持有競爭優勢,以上便是維生素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維生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維生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