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磷肥主要分布在中國、獨立國協國家、美國、印度和澳大利亞。中國稀土儲量占主導地位,占比為36%,其次分別是巴西、越南,占比分別為18%、18%,以下是稀土磷肥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新能源汽車、動力發電等領域的持續發力,給世界稀土市場帶來了很大的活力,據《2019-2024年中國稀土磷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稀土消費達到21萬噸,同比上年增加了9.52%。
2019年我國稀土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9.38萬噸(以稀土氧化物計,下同),冶煉分離產品計劃為9.04萬噸。全年實際開採量為8.04萬噸,冶煉分離產品產量為8.33萬噸,分別為計劃的85.7%和92.1%。稀土出口配額總量2.4萬噸(折合實物量3.1萬噸)。根據稀土磷肥行業分析數據,全年實際出口稀土配額產品實物量2.29萬噸,同比增長36.3%,出口金額6.03億美元。
從海外市場來看,歐洲長期受債務危機困擾,失業率屢創新高,歐元區經濟很可能已經遭受結構性損害,短期內難以走出困境。美國經濟復甦顯著,但速度緩慢,難以大幅帶動需求。曾經是中國稀土最大的進口國的日本,受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影響,2013年中國出口至日本的稀土總量一直處於下滑的狀態。稀土磷肥行業技術特點指出,在全球經濟復甦腳步沒有加快的背景下,作為基礎工業原料的稀土消耗量僅維持在一個少量固定的剛需水平。反觀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也直接打擊了稀土下游應用領域的需求。
從國內市場來看,織金磷礦區是我國目前唯一尚未開發的磷礦資源富集區,磷礦資源總儲量超7億噸,是貴州三大磷礦區之一。西南能礦集團近年來一直從事該地區磷礦資源普查、詳查、勘探等資源勘查和前期科研工作,基本探明了資源儲量、平均品位等情況。
目前,我國共有各類稀土產業園區約19個,其中國家級稀土產業園區6個,省級稀土產業園區7個,省級以下稀土產業園區6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北京、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甘肅等地區。稀土磷肥行業技術特點指出,基本與稀土資源分布相吻合,大體呈環形分布。
因為節能減排的需要,各國都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據我國頒布的《關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到2020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要達到500萬輛;日本也提出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要達到200萬輛,德國到2020年,定的目標則為100萬輛。故可預計,全球混合動力汽車增長強勁。
稀土資源在稀土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著根本性作用。由於受到資源條件的限制和產業發展歷史的原因,我國稀土產業的區域集聚趨勢非常明顯,稀土金屬儲量分布的高度集中使得稀土工業形成了以北方白雲鄂博和南方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為主要生產基地的稀土礦業格局,因此,稀土產業園區在空間分布上高度集聚於包頭和贛州等區域,以上便是稀土磷肥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稀土磷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稀土磷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