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作為預防性藥物,在患病之前給予人體抵禦疾病的能力,比治療性藥物意義更加重大,迅速在全球得以普及。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巴斯德、默沙東、輝瑞(年銷售額均在55億美元以上),四家公司疫苗份額占全世界90%以上,以下是疫苗行業投資分析。
疫苗是指用各類病原微生物製作的用於預防接種的生物製品。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製作的疫苗亦稱為菌苗。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2018年全球疫苗市場年銷售總額為277億美元,占全球藥品市場的3.4%。
疫苗行業分析指出,歐美市場占比超60%,是疫苗消費的主要市場,疫苗接種意識成熟,已有品種接種率達較高水平,增長空間相對有限。而以中國、印度、南美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由於基礎薄弱,疫苗品種和接種率相對處於初級水平,隨著整體接種意識的提升,該市場規模正在崛起,預計在未來5-10年內新興市場是全球疫苗市場的重要推動力量。
我國疫苗於2010年開始發展,疫苗年批簽發量維持在5-10億瓶/支。不過,我國疫苗市場連續爆發數起惡性事件,令公眾信任度直線下降。疫苗行業投資分析指出,2016年,山東疫苗案波及18個省市,涉案金額達5.7億元,批捕355人,起訴291人,當年疫苗批簽發量大幅下滑至5.5億瓶/支。
2017年,長生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的百白破疫苗因「不符合規定」分別被罰款、停用,所幸涉及範圍有限,當年疫苗總批簽發數量有小幅增長,達到5.9億瓶/支。
2018年。受事件影響,我國B肝疫苗批簽發約7067.6萬瓶,主要生產企業有GSK、華北製藥金坦、大連漢信、北京天壇、華蘭生物、深圳康泰等。深圳康泰、大連漢信、華北製藥金坦市占率位列前三,分別達43.61%、33.65%、15.95%,合計比重高達92.76%。
2019年1月4日,疫苗管理法草案通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以及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同意建立疫苗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疫苗行業投資分析指出,意味著疫苗強監管時代到來。
目前,我國具有批簽發記錄的疫苗企業共計45家(外資4家、本土41家),然而2018年以及19年第一季度國內具有批簽發記錄的疫苗企業數量分別減少至39家(外資4家、本土35家)、29家(外資4家、本土25家)。
我國上市疫苗龍頭布局多年,研發投入逐年增長,創新疫苗步入收穫期。康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科興生物從十多年前開始布局研發,截至2018年,康泰生物過去十年累計研發投入11.86 億元;沃森生物累計研發投入17.27億元,但包含抗體藥物研發;科興生物、智飛生物、康希諾分別投入8億、6.5億、2.3億元。未來2~3年內隨著多個重磅品種獲批上市,同時研發管線中的國產創新疫苗也有望陸續報產,行業將迎來高景氣階段。
未來以及宮頸癌、肺炎、流感等重磅疫苗也將達到百億銷售額。且進一步分析,二胎政策開放,未來每年新生兒約1800萬人以上,需求量較大。如Hib苗、AC流腦結合苗、水痘疫苗及一些聯合疫苗等,雖然是自費苗,甚至有些售價極高,家長依然選擇為子女接種。這些需求將顯著刺激疫苗行業的蓬勃發展,以上便是疫苗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疫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疫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