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硬體行業分析報告 >> 智能硬體發展趨勢

智能硬體發展趨勢

2018-06-28 11:20:13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7年智能硬體產品整體市場(除手機)零售額達3850億元,同比增長27%,傳統家電智能化成為主要推動力,其中智能家電類產品零售額占整體市場的70%.那麼智能硬體發展趨勢會是怎樣的呢?

  通過對智能硬體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新興智能硬體最開始的出現大多是作為手機配件存在,但這樣的附屬關係極大的阻礙了產品的智能化程度,未來智能硬體的發展方向是去手機化的獨立智能。

  智能硬體的獨立化將使邊緣計算成為可能,人工智慧技術得以更好的應用到不同的智能硬體產品中。當智能硬體的發展進入低谷期時,新技術的採用將拓展新的應用去驅動市場需求,創造新一輪的市場增長。

  智能硬體投資更加趨於理性

  智能硬體作為新興的「爆發產業」,2014—2015年第二季度,很多投資人盲目押賽道,在大舉投入後期待能迅速產出爆款。智能硬體產業出現了「投資嚮導」,在研究中發現,很多企業出現了「toVC」的非正常現象。生產企業僅僅對風投負責,忽視了自身的產品積累和客觀的市場規律。然而,2015年第三季度開始,智能硬體領域的投資額遭遇大幅度下滑,由Q2的45.4億元降至5.7億元。

  資本市場開始重新審視智能硬體這個領域。投資人面對智能硬體廠商會更加「謹慎」,資本向具有較強的技術積累以及良好的產品服務體系傾斜,一些靠融資維持開支的廠商無以為繼。

  智能硬體不再有單純的「免費模式」

  在智能硬體產業爆發初期,大批缺乏技術含量、使用公模修改的產品誕生,以及資本的大量注入,出現了智能硬體零利潤,以及網際網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贏利模式。然而,在ODM、OEM、渠道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原材料也通常需要提前墊付,這意味著在智能硬體的籌備階段,可能就需要投入超乎想像的資金。隨著資本的理性回歸,智能硬體廠商的注意力也會更多的聚焦在產品的設計、質量以及服務本身。智能硬體產業的贏利點也會回歸到產品。

  可穿戴設備體驗並不成熟,未來方向將更加細分

  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可穿戴設備,仍然屬於技術沉澱期,在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下就過早地推向市場。根據《2015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報告顯示,在購買智能手錶的用戶中,使用時間1年以內的占76.9%,而30.8%的用戶持續使用時間不超過1個月,使用超過1年的用戶占23.1%。62.8%的被調查者認為,「功能雞肋」成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最大缺點。而目前智能可穿戴設備功能單一,計步等功能無法解決實際問題也造成部分使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人們在短暫使用後選擇放棄。

  即使強大如蘋果對於iwatch銷量仍然三緘其口,在體驗並不成熟的情況下,蘋果極力將iwatch打造成時尚奢侈品,華為Watch國行版同樣價格不菲,2388元的起步價已經直逼安卓旗艦手機。其他可穿戴硬體廠商在無法獲得較高溢價的情況下,轉而向更細分的領域發展,以求尋得需求或銷量的突破,如北京的寫字樓里時常出現的兒童手錶、女性手錶廣告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國外放棄的穿戴硬體正被中國重新撿起,如谷歌glass雖已經停止銷售,今年國內的一些展會上仍然見到國產glass的身影,包括聯想智能眼鏡new glass。另外耐克、阿迪達斯相繼放棄的智能跑鞋也被李寧和小米重新推向市場。

  健康醫療設備魚龍混雜、亟待規範統一

  網際網路+的熱潮,也讓移動醫療未來趨勢被看好,可穿戴設備與醫療行業結合的硬體也迅速崛起,一些手環、手錶已經能夠簡單的檢測一些心律、記錄運動數據等。另外血壓儀、電子秤、水杯、頭帶等產品也逐漸進入普通消費市場。今年的CES展會上,也有健康設備醫療新品。不過在投資人劉宇看來「現在比較火的手環包括智能血壓這些方面,我看的相對比較悲觀一些,沒有最終能夠達到醫療級別的這些智能硬體都應該是瞎扯,現在所謂的很多手環可以測心率都相當於時尚消費品,黏性都非常差,我認為這個東西沒什麼意義。有意義的是醫療級別的東西,可能是醫療器械廠商拿到註冊證的智能硬體,基於數據積累給健康保健提供真正的數據支持和相應的增值服務的。」

  另外市場上智能醫療設備質量參差不齊,一些智能硬體停供的數據準確性較低,即使能夠測量準確數據,但無法連接到醫院的資料庫,建立個人的病例檔案,使這些數據成為信息孤島,使得獲得的數據價值大打折扣。

  其次智能醫療設備概念的火熱也讓一些山寨設備企業搖身一變成了智能醫療設備供應商,但可能並沒有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認證資格,卻可以通過數碼產品的範疇繼續銷售。

  垂直細分仍是主流

  在資本市場的眼裡,智能硬體設備已經成為了一塊十分誘人的蛋糕。隨著智能硬體的創業者眾多,加上BAT網際網路巨頭紛紛發力,市場競爭愈加激勵,智能硬體市場走向垂直細分化,眾多智能硬體廠商尋找小眾突圍。

  比如搜狗進入兒童領域,小米、墨跡、獵豹打起了PM2.5的主意。

  在空氣監測領域,網際網路廠商與傳統廠商相繼推出空氣淨化器產品,如墨跡的空氣果、漢王霾表、海爾空氣盒子、獵豹的豹米空氣淨化器和小米的智能空氣淨化器等。未來垂直細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廠商可通過內置的各種增值服務,建立起網際網路化的商業模式。

  通過對智能硬體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總得來看,智能硬體雖走出混沌未開的萌芽狀態但仍然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智能硬體總體上仍未達到實用價值地步。生態碎片嚴重、安全標準缺失也成了智能家居發展中相伴隨的問題。不過發展中的問題總要在發展中解決,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不斷成熟2016年智能硬體或許能給我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以上便是筆者對智能硬體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硬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硬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