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遠程醫療行業分析報告 >> 2023年遠程醫療行業競爭分析:我國遠程醫療市場競爭激烈

2023年遠程醫療行業競爭分析:我國遠程醫療市場競爭激烈

2023-03-29 13:15:0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遠程醫療行業技術成競爭重要手段,我國遠程醫療市場競爭激烈。當下,遠程醫療行業競爭格局是目前相對較為複雜的。主要的競爭力量來自醫療機構、科技公司、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初創企業等多個維度。以下對2023年遠程醫療行業競爭分析。

  2021-2026年中國遠程醫療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在線問診得到大範圍普及。2020春節期間(1月24日-2月10日),遠程醫療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躍用戶數都在600萬人以上,最高峰達671.2萬,同比增長31%。

2023年遠程醫療行業競爭分析:我國遠程醫療市場競爭激烈

  遠程醫療對傳統的醫療服務方和支付方之間的關係產生巨大影響,並且助長了原本就競爭激烈的醫療行業。其發展逐漸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是一項發展十分迅速的跨學科高新科技,對於傳統的醫療發展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飛躍,產生巨大的影響。現從遠程醫療行業競爭特點和遠程醫療行業競爭格局兩大競爭現狀來了解2023年遠程醫療行業競爭分析。

  一、遠程醫療行業競爭特點

  1. 醫療機構的競爭

  醫療機構擁有傳統醫療領域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能夠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在遠程醫療領域,醫療機構通過建立自己的遠程醫療平台或與供應商合作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2. 科技公司的競爭

  科技公司擁有先進的技術和數據分析能力,能夠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在遠程醫療領域,科技公司通過開發遠程醫療平台、提供遠程醫療設備和軟體等方式提供服務。

  3. 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

  網際網路巨頭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豐富的數據資源,能夠為醫療機構和科技公司提供更廣泛的服務。在遠程醫療領域,網際網路巨頭通過建立自己的遠程醫療平台或與醫療機構和科技公司合作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4. 初創企業的競爭

  初創企業通常聚焦於某個細分領域,具備創新能力和敏捷度,能夠快速滿足用戶需求。在遠程醫療領域,初創企業通過開發新型設備、軟體和服務等方式提供服務。

  二、遠程醫療行業競爭格局

  1、遠程醫療頭部企業新基建訂單對比

  我國醫療發展前期,各醫院的初級IT系統技術i ]檻低,因此HIT企業眾多。據統計,國內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超過600家。大型醫療機構-般傾向於選擇研發實力和服務能力強的頭部廠商進行合作,並且由於數據隱私安全性高、溝通成本高,一般不會輕易更換合作商 ,核心系統的客戶粘性較強。在行業訂單集中分布在下半年的事實基礎上,以衛寧健康、萬達信息為代表的企業在2022年的中標金額已經接近甚至反超2021年,萬達信息僅2022上半年的中標金額就超過其公司2021年的中標總金額。

  2、遠程醫療頭部企業核心管理系統訂單對比

  由於目前醫療行業的流程和制度的複雜性和地域的多樣性,大部分中小型ISV,雖然僅僅提供醫療信息化系統的某個簡單模塊或者定製化的軟體開發服務的,但是仍然可以憑藉成本,服務和客情關係獲取部分市場份額。據統計,截至2022年5月31日, 我國龍頭核心管理系統廠商訂單份額中衛寧健康訂單份額為5.98億元,位居首位。

  3、遠程醫療頭部企業訂單金額集中度

  從2019-2021年各公司醫院訂單金額均值計算來看,其中衛寧健康以27%占比位居第一,東華軟體、 創業慧康、東軟集團分別占比19%、17%與13% ,思創醫惠、和仁科技、萬達信息分別占比11%、7% 與6%。

  4、遠程醫療頭部企業布局對比

  衛寧健康、創業慧康作為行業領先者,方位布局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醫藥、公共衛生、醫保、網際網路醫療等產品線,東華軟體、東軟集團、萬達信息憑藉公司強大的規模實力也全線布局。行業競爭者思創醫惠和仁科技、麥迪科技仍還存在業務拓展空間,尚存產品開放。

  遠程醫療品牌優勢較大,資本投入逐步影響遠程醫療企業競爭格局發展。現下,遠程醫療行業競爭格局還沒有完全形成,各個競爭方力量尚未明顯分化。未來,具備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