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9億輛,智能後視鏡整機廠商超過200家,主流品牌30個,大大小小的智能後視鏡品牌超過400個,競爭力較強的品牌有凌度、捷渡、任我游等,以下是智能後視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智能後視鏡行業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事物,其最早是在2013年被應用於奧迪汽車上,隨後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前裝車廠以及汽車後市場都正在大力研發智能後視鏡。智能後視鏡行業分析指出,2019年我國智能後視鏡行業的產能達到了1063萬台。
智能後視鏡行業發展趨勢指出,智能後視鏡是行車記錄儀、導航等後裝汽車電子發展進階的產物,是汽車電子螢幕爭奪戰的另一個戰場。本質上來說,智能後視鏡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它是行車記錄儀、車載導航、倒車影像等汽車電子的另一種全新的表現形式。
趨勢一、具有開放性的作業系統。擁有獨立的核心處理器(CPU)和內存,可以安裝更多的應用程式,使智能後視鏡功能得到無限護展。
趨勢二、人性化,可以根據個人需要擴展機器功能。根據個人需要,實時擴展機器內置功能,以及軟體升級,智能識別軟體兼容性,實現軟體市場同步的人性功能。
趨勢三、功能強大,擴展性強,第三方軟體支持多。同時本身自帶GPS或者北斗定位晶片用於導航;後置攝像頭用於行車記錄等;甚至加配雷達探測頭用於移動測速提醒等。
從保有量來看,在2019年小系統後視鏡市場仍然是後視鏡類產品主力,與Android系統增量均保持各100萬台增量,而帶通訊的Android增幅達55%,仍然保持強勁增長,主要原因是因為車聯網的概念和需求。同時還可以看出,Android系統(包括帶通訊)的總市場容量約與小系統後視鏡市場容量基本持平,而所有後視鏡市場總量可達1350萬台,又基本與傳統導航(包括安卓大屏機)市場容量持平,加上後視鏡價格和安裝優勢,預計未來後視鏡總量將會很快超越有十多年市場積累的傳統導航(包括近兩年的安卓機)。
從配置來看,除了傳統記錄儀和導航功能外,仍然是向5.5-8「大屏發展,向車聯網概念方向發展。智能後視鏡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功能不外乎聲控大屏、3G/4G+熱點分享、前後高清雙錄、語音交互4.0、微信互聯交互、語音備忘提醒、實時遠程監控、藍牙通訊、wifi+FM發射、一鍵抓拍、在線音樂、電子狗測速、微信查車、紅外夜視等。
目前,只要智能後視鏡步入有序的發展軌道,就能給智能後視鏡行業帶來產品的升級換代,給終端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給廠商帶來更好發展的機遇。雖然看來智能後視鏡在市場上的地位有些尷尬,但智能化還是代表未來的趨勢,智駕已經成為潮流趨勢,只要智能後視鏡不斷的改善與升級,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相信智能後視鏡產品必將受到用戶的歡迎,以上便是智能後視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智能後視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後視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