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知識付費平台是一款面向大眾的平台,裡面有豐富的知識,涉及到各方面。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人都沒辦法去上課或者知識培訓,這讓知識付費平台迎來新一輪發展,以下是2022年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分析。
我國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市場規模及用戶規模呈高速增長態勢。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疫情的暴發推動知識付費平台行業進一步發展,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市場規模超過230億,用戶規模突破5.4億。
2020年,我國在線學習用戶中88.8%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在線學習用戶以80後和90後為主,主要分布在一線和二線城市; 86.1%的月收入在5000-25000元之間,是知識付費的潛在消費者。46.8%的知識付費用戶每月花費500-2000元購買知識付費產品,82.0%的用戶認為其購買過的知識付費產品比較符合或完全符合期望,約九成的用戶表示會再次購買知識付費產品。
截止2021年,我國知識付費市場規模達675.0億元,較2015年增長約42倍,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808.8億元。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分析指出,社會競爭壓力激增,消費者通過自我提升化解知識焦慮,以及知識付費領域產品逐漸多元化、專業化,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知識需求,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2808.8億元。
進入2022年,新冠病毒的又變異,我國又迎來一波疫情,知識付費平台也已形成相對穩定的變現模式。內容變現模式的形成和穩定有助於知識付費行業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才入場,從而豐富知識付費的內容和表現形式,進一步擴大市場發展可能性。
截止2022年6月,我國CIER指數持續下降,且51.3%的消費者購買知識產品是出於職業需求。新冠疫情衝擊商業市場運行,市場就業壓力激增,激發了提升職業技能的需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知識付費平台的產品形態主要分為:以喜馬拉雅FM為代表的訂閱式,其內容多樣、實用;以得到app為代表的訂閱式,主打「終身學習」知識精品;以知乎Live為代表的知識分享會,主要以贊助等形式發起;以分答為代表的付費專家解惑諮詢。2022年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分析指出,不同屬性平台核心付費模式有差異,各類內容基因優勢大不同。
預計下半年,我國知識付費內容的網際網路相關產品將日趨多元化,知識付費從商業財經、技能類型類向各個細分領域擴張,消費者對娛樂、人際關係等垂直領域的產品關注度越來越高。消費者更偏向知識付費產品解決實際的問題,用戶願意為獲取專業內容而付費,為垂直領域的知識付費平台提供了發展契機。
2022年知識付費平台行業分析指出,在疫情還在我們的生活下,知識付費平台的發展就不會差,它面向的群眾也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