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知識付費平台是一種可以在上面看別人分享知識的平台,也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截止2022年6月,我國知識付費平台數量達到3763家,以下是2022年知識付費平台行業數據統計。
2016年,得到、知乎、分答等不同模式的知識付費類平台在市場上嶄露頭角,知識付費行業逐步邁向產業化。知識付費平台行業數據統計指出,自此我國進入知識付費的新時代,2016年也被業界稱為「知識付費元年」。
2017年,行業快速發展入局知識付費的平台增多,知識付費平台逐步向細分領域深耕發展。2月,36氪上線「開氪」付費專欄;3月,豆瓣時間上線;5月蜻蜓FM發布了聯手高曉松做的付費節目《矮大緊指北》;8月今日頭條加碼悟空問答;9月知乎在其知識市場上線了「私家課」、內容進一步擴充;10月新世相上線了知識分享平台「新世相讀書會」;12月喜馬拉雅FM在知識狂歡節3天賣了1.96億,幾乎是去年同期的4倍。
2018年,知識付費行業出現拐點。知識付費迎來發展拐點,不再僅僅是粉絲行為,逐漸向知識服務層面演化。1月喜馬拉雅FM在北京一次性推出了20檔音頻節目,同時宣布即將發布「萬人十億新聲」計劃;6月知乎正式宣布將「知識市場」升級為「知乎大學」,宣布推出「海鹽計劃」,在持續提高內容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為優秀創作者提供知識變現等權益。
2019年,我國知識付費行業用戶規模達3.6億人,行業市場規模278.0億元。知識付費平台行業數據統計指出,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為知識付費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基礎,隨著網絡視聽行業不斷增長,知識付費很大程度上也會享受到紅利,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增。
2020年,我國知識付費平台已形成相對穩定的變現模式。知識付費內容日趨多元化,最初的專業化內容擴充至娛樂、社交類知識內容。消費者偏向知識付費產品解決實際的問題,用戶願意為獲取專業內容而付費,為垂直領域的知識付費平台提供了發展契機。
2021年,我國知識付費行業規模達675億元。知識付費平台行業數據統計指出,一面是網際網路時代各類信息洶湧而來,一面是用戶對高質量信息需求旺盛,「信息降噪」成為品牌和消費者共識,知識分享類平台成為消費者決策參考的重要渠道。
截止2022年6月,我國和知識付費關聯的有關企業已多達3763家,這個小而美的行業看來真的很吸引人。知識付費行業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知識付費的崛起也符合這一規律,也可以說是多種因素的融合發酵促成了這一現象。
2022年知識付費平台行業數據統計指出,我國現有的知識付費平台有很多,但大家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是知乎、豆瓣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