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發布11月份的金融數據。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37.40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2014年同期高0.2個和1.4個百分點,創下近一年半以來的新高。
這也是M2增速連續第二個月保持在13.5%上方。M2增速的繼續攀升仍然主要是受前期降准降息等一系列貨幣政策的影響。2014年11月以來,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並配合公開市場操作和MLF等貨幣政策工具,營造了鬆緊適度的貨幣信貸環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貨幣乘數,提高了貨幣創造能力,有助於對沖外匯占款持續減少帶來的基礎貨幣缺口。
11月,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信貸也表現搶眼。據融資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2萬億元,增量環比翻倍,比10月多4878億元;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89億元。這個數據一改10月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數據雙雙大幅回落的格局。
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一方面是由於銀行信貸支持增加較多,較上月增加3299億元,其中銀行對居民戶中長期貸款新增1280億元;另一方面,受債市利好政策的推動,新增企業債券融資3358億元,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此外,10月數據的低迷受到國慶假期影響,導致信貸規模出現季節性波動。進入11月,季節性因素的消退也使得社會融資規模和信貸規模低位回升。
但從信貸結構上看,仍然反映出當前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不足。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11月家庭部門和企業部門貸款雙雙回升,但企業中長期貸款繼續走弱,反映信貸低迷格局未改。社會融資規模雖然較上月明顯回升,但存量上看仍處於歷史低點,反映出實體經濟信貸需求仍然較為薄弱。
同時,12月中旬,美聯儲加息「靴子」有望落地,這意味著在岸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壓力有可能上升,國內流動性容易受到影響。
更多融資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融資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