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進出口數據 >> 1—10月雲南省出口水果59.2萬噸 同比增加41.3% 居全國首位

1—10月雲南省出口水果59.2萬噸 同比增加41.3% 居全國首位

2016-12-06 17:30:5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昆明海關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雲南省出口各類水果(包括鮮、干水果及堅果)59.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41.3%,居全國首位,東協國家成為雲南水果的重要出口市場,泰國是進口最多的國家。

  中國對東協水果出口額雲南占54.2%

  昆明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雲南省出口各類水果(包括鮮、干水果及堅果)59.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41.3%;出口額93.3億元人民幣,增長23.9%,占全國水果出口額的36.9%,居全國各省(區、市)之首,泰國成為雲南水果的重要出口市場。

  1至10月,全國對東協出口水果143億元,其中,雲南占54.2%。東協是雲南水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1至10月,雲南省對東協出口水果77.5億元,增長16.2%。其中對泰國出口32.5億元,下降4.9%;對越南出口26.7億元,增長15.6%;對馬來西亞出口9.8億元,增長99.5%;對緬甸和印度尼西亞分別出口3.6億元和3.5億元,分別增長1.4倍和31%;對菲律賓出口水果由上年同期的3343萬元增至1.4億元。

水果

  雲南多個水果品種出口居全國首位

  對於這樣的數據,雲南茂源果蔬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雲南具有先天的區位優勢,加之近年來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出口貿易市場優勢不斷增強。「目前,雲南水果品種在東南亞國家市場占有率比較高,多個水果品種出口居全國首位,產品競爭優勢明顯。」該負責人如是說。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協自貿區的建立對於雲南與東協國家的貿易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蔬菜、水果零關稅政策的實施,推動了雲南水果出口東協的步伐,早在2012年,根據云南省商務廳的統計顯示,僅當年前5個月,雲南與東協水果貿易值就已突破1億美元,東協那時已成為雲南水果貿易最大市場。

  有業內人士指出,能夠取得這樣的數據,首先是雲南水果與東協水果有著極強的互補性,雙方處於不同的氣候帶,水果品種、收穫季節具有差異性。其次,隨著昆曼國際大通道在2013年全線貫通,縮短了雲南與泰國的距離,水果是生鮮產品,越早到達越新鮮,經濟價值也就越高,加上陸路運輸不需要二次搬卸,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運輸成本。

  蘋果出口額在全國僅次於山東

  雲南的水果產品競爭優勢明顯,1—10月,雲南省出口葡萄、柑橘、梨、橙均居全國各省區之首,出口蘋果居全國第二。其中葡萄、柑橘、梨、橙分別占全國同類商品出口總值的86.9%、41.9%、26.2%和44.9%;全省出口蘋果占全國蘋果出口額的12.3%,僅次於山東。

  數據顯示,葡萄成為雲南最大的水果出口品種。1—10月,雲南省出口葡萄17.1萬噸,增加63.8%,出口額32.5億元,增長6%,占同期全省水果出口額的比重為34.9%;出口橙及柑橘類水果11.8萬噸、18.3億元,分別增長69.7%和94.4%;出口蘋果、梨等水果12.7萬噸、15.7億元,分別增長76.5%和58.6%。此外,甜瓜、芒果等品種較上年同期出口也有較快增長。

  雲南省水果的快速發展與雲南省打造「雲果」品牌與水果基地的建設有著重要的關係。就出口量最多的葡萄而言,元謀、賓川、彌勒等地的葡萄已經形成品牌。

  在今年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名特優果品品鑑推介會上透露,2015年,雲南水果種植面積705萬畝,產量726萬噸,綜合產值達280億元。

  雲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平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十二五」期間,雲南全省認定無公害水果產地105個、認證產品235個、面積75萬畝;認證綠色食品生產企業61家、產品102個、面積29萬畝;認證有機果品1個,果品抽樣檢測合格率達95%以上。

更多水果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果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