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眼鏡銷售產值:溫州甌海39家規模企業成績喜人

眼鏡銷售產值:溫州甌海39家規模企業成績喜人

2016-12-15 16:39:3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都說溫州眼鏡看甌海,發力新一輪的「供給側」改革,如今,甌海眼鏡重振成績喜人。今年一至三季度,甌海區眼鏡行業39家規模以上企業銷售產值達17.67億元,同比增長19.3%;出口交貨值達11.0億元,同比增長10.3%;自營出口額達13.83億元,占全區出口總額的16.13%,同比增長8.62%,繼去年逆勢飄紅後持續逆勢增長。

  「和溫州其他的傳統產業相比,我們的改革和轉型走得比較快。」甌海區眼鏡行業協會秘書長林步春介紹,雖歷經陣痛,但當地眼鏡產業前景已越發清朗。

眼鏡

  機器換人,拉開提質降成本序幕

  日前,記者來到擁有「中國眼鏡生產基地」金名片的婁橋工業區,這是我國五大眼鏡基地之一。該工業區集聚眼鏡以及相關配套生產企業500多家,當地約90%以上的眼鏡產品遠銷歐盟、南美、中東、美國、日本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

  走進甌海眼鏡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卻只見零散的幾位工人在車間走動查看。「我們這裡忙的可是機器,工人已從500人減少到現在的100多人,效率卻是成倍上翻。」董事長陳國光自豪地介紹。

  陳國光列舉了「機器換人」帶來的改變:雷射點焊機取代了原來的人工電焊,在減少物料損耗的同時,生產效率提升1倍,生產成本減少60%;全自動板材精雕機,一台機器可以頂7個人的生產量;自動選料送料只要1個工人就可以看8台機器……

  2016-2021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眼鏡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通過「機器換人」不但成本降低,機器生產的穩定性也避免了人工生產中出現的誤差,工藝和穩定性都在提升。陳國光表示,產品質量提高後,企業銷售收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年產值近2億元。

  自2012年以來,甌海眼鏡行業企業相繼開展大規模的「機器換人」項目,到2018年全區眼鏡行業計劃完成技術改造投資3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每年滾動實施20個重點「機器換人」項目。

  創新設計和品牌,提升競爭力必經路

  「國內消費者眼鏡使用周期較長,其實眼鏡無論從健康還是時尚角度,都需定期更換。做眼鏡其實也是『趕時髦』,追不上市場的趨勢,就會把訂單拱手讓人。」陳國光介紹,公司單單研發人員就有130多人,每年研發費用超過1300多萬元,每天有10多個新款眼鏡問世。

  依靠產品品質、價格、服務等優勢,近年來,甌海眼鏡逐漸向中高端品質邁進,吸引了原本鎖定深圳製造的國際品牌大鱷們的目光,羅意威、范思哲、寶利萊等多個國際眼鏡品牌選擇這裡代加工。

  代加工模式一直是甌海眼鏡中小企業發展的核心業務,但為國際品牌貼牌,在奢侈品中僅賺取加工費,雖促進了當地產業蓬勃發展,卻也成了中小企業之痛。經過多年為世界一線品牌貼牌製造,一部分眼鏡商們認為,企業已掌握生產中的「質量」和「設計」這兩大核心。

  一場醞釀已久的創品牌之路,各方都躍躍欲試。在品牌創建和探索中,陳國光坦言並不容易,幾年來交了不少「學費」,但這是未來在行業立足的必經之路,如今公司在主推「TOPSIGHT」品牌,並以該品牌布局全國門店經營。

  「再艱難的步子也得邁,得打破甌海眼鏡依賴出口、缺乏自主品牌的局面。」林步春介紹,「甌海區眼鏡行業協會集體商標」在2012年正式核准註冊,這是甌海區第一枚工業類集體商標,也為當地打造區域品牌奠定了基礎。

  努力的成效也在顯現。近日,「溫州·甌海眼鏡十大名牌」評選結果出爐,意味著甌海眼鏡品牌在OEM(貼牌加工)到OBM(自己創牌銷售)的跨越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如今,浙江亨達光學有限公司在全球先後註冊了「hinder」「OKO」和「熊貓」3個自主眼鏡品牌,已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由冠豪眼鏡創建的「SECG」品牌,一度成為全球兒童眼鏡市場的「大咖」;溫州中民眼鏡公司旗下的「Ana Hickmanm」,專做高端眼鏡,目前在巴西市場占有率已經擠進前五名,成為國際眼鏡十大品牌之一……

  市場開拓,從幕後走到台前的新嘗試

  在龍頭企業自主品牌探索和引領下,甌海眼鏡的市場正被逐漸打開。

  近日,我市首家眼鏡專業市場——溫州眾酬眼鏡市場落戶甌海,正式掛牌運營。該市場總建築1.5萬平方米,投資2000餘萬元,一期已吸引近200家商家入駐。

  「市場涵蓋眼鏡配套、成鏡與跨境電商孵化器等多功能於一體,將推動線上線下的快速融合。」甌海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建宇介紹。

  此外,在銷售渠道建設上,借力網際網路,甌海眼鏡順利搭上「買賣全球」的風口。目前,利用國內外各類第三方跨境電商平台包括「速賣通」「亞馬遜」「wish」等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甌海有不少於30家眼鏡跨境電商企業,跨境交易額近5000萬元人民幣。同時,為拓展對國內消費,各企業也紛紛開出網店。

  為加速眼鏡行業跨境電商的發展,甌海正在積極搭建海外倉平台。許建宇介紹,正創新推出『生產基地+貿易總部+垂直平台』的新模式,解決海外的體驗問題。並且,引進豬八戒網,打造豬八戒浙南的總部園區,以設計為主線的網際網路化來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而在線下,走進溫州冠豪眼鏡有限公司,企業大門右側的視覺健康體驗館尤為醒目,這裡是該公司推出的前店後廠銷售模式。「體驗館開業後,除了打開一條銷售的路子外,我們還能直接對消費者反饋的信息進行分析,融入設計和生產中,精益求精做好每一副眼鏡。」該公司董事長鄭志遠說道。像這樣「前店後廠」的營銷模式,正被逐步推廣,在此基礎上,婁橋將被打造眼鏡特色小鎮,立足溫州,深耕工藝和市場。

更多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