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業呈現出「商品+服務」「線上+線下」「零售+體驗」等融合發展的迅猛勢頭。記者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商業創新轉型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常住人口數量由升轉降的大背景下,上海消費規模去年以來仍保持較快增速,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達到1.1萬億元左右,增速達8%左右,位居全國主要城市前列,並已超過香港、新加坡等知名城市。
據市商務委負責人介紹,當前,消費對經濟結構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推動作用突出,最終消費支出占上海GDP的比重達到60%左右,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接近70%,發揮了經濟增長「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上海商業的創新轉型基本形成了以服務消費、體驗式消費為轉型動力,以網絡零售、內外貿一體化為擴張動力,以品牌經濟、時尚產業為升級動力,以智慧商業、社區精準營銷為增長動力的新格局。
據市商業信息中心對全市148個購物中心的監測,2016年購物中心餐飲和服務業的銷售額占比首次超過30%,經營面積占比已接近50%。
據2016-2021年中國消費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監測顯示,傳統商業與網絡零售相得益彰,相互滲透,線下網點渠道資源、商品品牌和服務優勢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等電商新技術新應用相結合,全渠道融合發展新零售。自貿區溢出效應明顯,上海已成為全球品牌和商品的主要目的地。
同時,上海依託國際時尚之都建設,著力打造全球時尚品牌的集散之城、頂級時尚創意的策源之城和時尚消費潮流的引領之城。商業企業加大自主經營力度,發展自有品牌、直接採購、自營購銷等經營方式,加強商品設計開發能力,發展訂單製造和個性化經營。
上海還大力實施「服務到家」計劃,打造15分鐘社區便民生活圈,形成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社區服務消費新模式、新業態。
更多消費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消費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