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16年中國航空旅客吞吐量排名數據分析

2016年中國航空旅客吞吐量排名數據分析

2017-03-08 14:41:0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中國航空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是高新技術代表產業之一,強大的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刺激著我國航空市場的增長,2016年中國航空旅客吞吐量排名數據分析詳情如下。

  中國航空產業競爭力正在不斷提升,加上國家一系列相關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國航空產業的創新發展迎來了歷史性機遇。

  2016年全球航空運輸業安全運送旅客達37億人次,創歷史新高,航空旅行需求持續保持增長。2016年國內航空客運增長5.7%。運力增長5.1%,載客率為82.2%,與2015年相比上升了0.5個百分點。除巴西外,所有重要市場均實現增長,印度和中國的收入客公里增長率分別為23.3%和11.7%,表現較為突出。

  2016年我國境內機場主要生產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億人次,完成101635.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1%。

  統計顯示,所有境內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有28個,較上年淨增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79.1%。以城市論,共有27城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

  表格: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

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

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上海有兩大機場,因此這裡的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按兩大機場合併之後計算。

  上海超過1億人次 北上廣占比超1/4

  其中,上海兩大機場合計達到了1億646萬人次,是我國首個突破航空旅客1億人次大關的城市,繼倫敦、紐約、東京、亞特蘭大之後,全球億級航空城市俱樂部的第五名成員。

  專家預計,照此速度發展,2017年上海將很有可能超過東京成為亞洲最大的航空樞紐中心。

  上海之後,首都北京去年的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了9997.98萬人次,距離1億人次大關僅僅一步之遙。北京也有兩個機場,不過其中南苑機場是早期的軍用機場,後來改成軍民合用機場,吞吐量達到500多萬人次,因此北京旅客吞吐量主要還是來自首都機場。以單個機場論,首都機場在全國各大機場中遙遙領先,去年吞吐量更是首次突破了9000萬大關,達到了9439萬人,是亞太地區第一大機場。

  珠三角、長三角最繁忙

  北上廣之後,位居航空旅客「4000萬人次梯隊」的城市有成都、昆明和深圳。其中昆明和深圳均是首次突破4000萬大關。昆明的增速達到了11.9%,旅客吞吐量一舉超越了一線城市深圳,上升至全國第五,深圳則退居第六。這是繼2011年,深圳機場吞吐量被成都超越之後又一次排名的下滑。

  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也絲毫不遜色。廣深兩座城市去年的機場旅客吞吐量之和1.1億人次,若加上鄰近的港澳,則大約在1.8億人次左右,繁忙程度甚至超過了長三角。

  在西南地區,成都、昆明、重慶將形成「三足鼎立」態勢。雖然成都機場排名第一,成都新機場也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支撐了成都西南航空第一樞紐的地位,但是昆明、重慶必然不甘於人後。其中昆明有著旅遊以及更接近東南亞的地理區位優勢;而重慶作為直轄市的發展勢頭則更為迅猛。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航空客運市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廉價航空的不斷推進,我國航空客運量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更多航空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空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