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9年中國手機處理器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手機處理器市場規模大約為xx億元(人民幣),預計2029年將達到xx億元,2024-2029期間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xx%,全國十大品牌廠商,約占市場總規模的xx%。手機處理器行業擁有眾多品牌,如何選擇一家有品質、信用與服務保障的品牌,成為了眾多消費者非常關注的問題。Apple、Qualcomm高通、聯發科Mediatek、SAMSUNG三星、海思Hisilicon、紫光展銳UNISOC等品牌的成功,體現了這些品牌在品牌形象、產品質量、創新技術、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優勢。
表1:2024年手機處理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 | 品牌名稱 | 企業名稱 | 省份/地址 |
---|---|---|---|
1 | Apple | 蘋果公司 | 海外國 |
2 | Qualcomm高通 | 高通無線通信技術(中國)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 | 聯發科Mediatek | 聯發博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4 | SAMSUNG三星 | 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5 | 海思Hisilicon |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 廣東省 |
6 | 紫光展銳UNISOC | 紫光展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創立於1976年美國,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以創新而聞名世界,致力於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計算機軟體、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
蘋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國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賈伯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韋恩等人於1976年4月1日創立,並命名為美國蘋果電腦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2007年1月9日更名為蘋果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
蘋果公司創立之初,主要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截至2014年致力於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計算機軟體、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蘋果的Apple II於1970年代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Macintosh接力於1980年代持續發展。該公司硬體產品主要是Mac電腦系列、iPod媒體播放器、iPhone智慧型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在線服務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費軟體包括OS X和iOS作業系統、iTunes多媒體瀏覽器、Safari網絡瀏覽器,還有iLife和iWork創意和生產套件。蘋果公司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世界。
高通Qualcomm創於1985年美國,世界領先的無線科技創新者,全球較大的無線半導體生產商、無線晶片組及軟體技術供應商,其主要產品包括手機處理器晶片「驍龍」、射頻基帶晶片、電源管理晶片、GPU和NPU等,高通致力於發明突破性的基礎科技,為手機、汽車、移動計算、網絡設備和物聯網等行業帶來變革
Qualcomm(高通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無線科技創新者,也是5G研發、商用與實現規模化的推動力量。我們致力於發明突破性的基礎科技。變革了世界連接、計算和溝通的方式。把手機連接到網際網路,Qualcomm的發明開啟了移動互聯時代。今天,Qualcomm的基礎科技賦能了整個移動生態系統,每一台3G、4G和5G智慧型手機中都有其發明。Qualcomm將移動技術的優勢帶到汽車、物聯網、計算等全新行業,開創人與萬物能夠順暢溝通和互動的全新世界。
Qualcomm發明的基礎科技,通過技術許可模式將發明成果與整個移動行業廣泛分享,成為客戶和合作夥伴創新、競爭以及在全球發展的強大後盾。這個模式起始於 1995 年,是 Qualcomm 的核心使命、價值和文化的根基,推動著市場的蓬勃發展,並且讓消費者持續受益。
Qualcomm在全球致力於變革各行各業,這包括手機、汽車、移動計算、網絡設備和物聯網行業,並且以超越想像的方式讓數百萬終端互聯,最終豐富人類生活。
Qualcomm Incorporated 包括技術許可業務(QTL)和我們絕大部分的專利組合。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QTI)為 Qualcomm 的全資子公司,與其子公司一起運營 Qualcomm 所有的工程、研發活動以及所有產品和服務業務,其中包括其半導體業務。
始於1997年,全球尖端的系統單晶片供應商,專注於無線通訊/高清數位電視/光儲存等領域的晶片系統整合解決方案,其晶片技術在市場上具有領先的地位
聯發科技為全球第五大無晶圓半導體公司,所研發的晶片一年驅動超過15億台智能終端設備。聯發科技在智能電視、語音助理設備(VAD)、安卓平板電腦、功能手機、光學與藍光DVD播放器的晶片技術在市場上具有領先的地位。聯發科技的晶片不只是為了連接用戶與設備, 更重要的是可以將用戶的設備與那些能塑造生活、讓人更聰明更健康、能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事物連接起來。
聯發科技的技術以人為本,用以提升及豐富大眾的生活。聯發科技相信科技不應昂貴,但它是偉大並能惠及所有人。聯發科技致力於打造更兼容並蓄的世界,讓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機會享用智能設備與連網能力所帶來的便利生活。因此,聯發科技與廣受消費者喜愛的品牌攜手合作,為合作夥伴及他們的客戶提供價格實惠、功能多元化且優質的技術。透過聯發科技的技術,全球數十億人得以有更多機會探索自身的真實潛力,進而創造無限可能。
核心業務
聯發科技的核心業務包括移動通信、智能家居與車用電子。聯發科技著重於研發適用於跨平台的晶片組核心技術,讓聯發科技的智慧財產能惠及不同市場。聯發科技以多媒體與人工智慧技術聞名,不論何時何地盡其所能降低功耗所需。聯發科技的晶片經過優化,能在極低散熱量且極度節能的模式下運行,以延長電池續航力,時時刻刻達到效能高、高電源效率與連網能力的平衡。
聯發科技的優勢與技術解決方案所向披靡,橫跨各大品牌與全球消費者市場。聯發科技深信,科技改變生活,並進而能改變世界。這一切,都從微小的晶片開始。
移動通信
聯發科技Helio的優異表現為:處理速度更快,電池續航力更長,效能更高,影音和圖像畫質更清晰、更高彩。由於電源、效能、人工智慧、連網能力持續發展,新的移動設備應運而生,不僅功能增加,也提升了消費者的期待。如今的消費者更渴望有能將智慧型手機的特性與功能提升到極致的新高端設備。
而聯發科技將此種對新高端設備的渴望化為現實,將更多高端的功能整合到主流的設備中,讓偉大的科技能惠及社會大眾。如今全世界有相當多的功能手機和智慧型手機搭載聯發科技晶片,所有人因而享有平等的機會獲取信息,讓生活更美好。
智能家居
聯發科技是家庭娛樂市場的領先者,產品涵蓋數字與智能電視、光儲存與藍光播放器、路由器,以及語音助理設備(VAD)。聯發科技在個人物聯網領域亦獨占鰲頭,推出一系列可穿戴晶片組,包括新的生物傳感器(Biosensor)模塊和窄帶物聯網(NB-IoT)等技術。
車用電子
自動駕駛是聯發科技發展的前沿技術之一。聯發科技的車用整體解決方案Autus和自動駕駛產品使用毫米波、機器學習、以影像為基礎的駕駛輔助系統(V-ADAS)等技術。而聯發科技的傳感器、近距與長距連網解決方案,以及多種功能強大的應用程式處理器已迅速成為車用重要配備,地位與引擎和空氣動力技術不相上下。
過去二十年來,聯發科技為移動通信和其他技術市場開發功能強、效率高、適應佳的系統級封裝(SiP)成果斐然,在引導未來駕駛潮流上占儘先機。
三星是源自韓國的大型跨國集團,於1938年成立,起初是一家出口朝鮮南半島的魚乾、蔬菜和水果的公司,如今已成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的綜合性集團,旗下擁有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重工和三星生命等多家子公司
三星Samsung是韓國的跨國企業集團,由李秉喆於1938年創立,公司起初主要出口朝鮮南半島的魚乾、蔬菜和水果。
目前,旗下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諸多領域。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絡、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其中三星電子為核心子公司。三星電子致力於通過Galaxy Z 、 BESPOKE繽色鉑格冰箱和Samsung Lifestyle系列電視等核心產品,為客戶創造更好的體驗,為世界帶來更多創造力。將繼續突破研發界限,為未來的生活帶來更多量身定製的個性化體驗。
三星旗下多家子公司均在中國有投資業務,涉及電子、金融、貿易、重工業、建築、化工、服裝、毛紡織 、廣告等諸多領域。其中三星電子為重要業務,中國三星電子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成都、山東、海南、遼寧、香港、台灣等地區設立了數十家生產和銷售部門,主要生產半導體、行動電話、顯示器、筆記本、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數碼攝像機以及 IT 產品等。另外中國三星電子還設立了北京通信技術研究所、蘇州半導體研究所、杭州半導體研究所、南京電子研發中心、上海設計研究所等研究中心,積極推進產購銷的本地化。
海思成立於2004年,前身為1991年成立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是全球領先的Fabless半導體與器件設計公司,其推出的麒麟、巴龍、鯤鵬和昇騰等晶片,在手機移動終端、通信、數據中心、AI等領域具有領先優勢
海思是全球領先的Fabless半導體與器件設計公司。前身為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1991年啟動集成電路設計及研發業務,為匯聚行業人才、發揮產業集成優勢,2004年註冊成立實體公司,提供海思晶片對外銷售及服務。海思致力於為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等多場景智能終端打造性能領先、安全可靠的半導體基石,服務於千行百業客戶及開發者。
服務領域:海思產品覆蓋智慧視覺、智慧IoT、智慧媒體、智慧出行、顯示交互、手機終端、數據中心及光收發器等多個領域。
海思在中國、新加坡、韓國、日本、歐洲等地設有12個辦事處和研發中心,產品和服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紫光展銳隸屬於紫光集團旗下,由展訊與銳迪科合併而來,是全球少數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具備稀缺的大型晶片集成及套片能力,產品包括移動通信中央處理器,基帶晶片、AI晶片、射頻晶片等各類通信、計算及控制晶片等
紫光展銳是世界先進的平台型晶片設計企業,是全球少數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藍牙、電視調頻、衛星通信等全場景通信技術的企業之一。在核心的5G領域,紫光展銳是全球公開市場3家5G晶片企業之一。
紫光展銳具備大型晶片集成及套片能力,產品包括移動通信中央處理器,基帶晶片,AI晶片,射頻前端晶片,射頻晶片等各類通信、計算及控制晶片等,場測覆蓋全球133個國家,通過全球260+運營商的出貨認證,擁有包括榮耀、realme、vivo、三星、摩托羅拉、海信、中興、京東、銀聯、格力在內的500多家客戶。
紫光展銳曾五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連續兩年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已申請專利近萬項,擁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專利。
在任何領域的企業成功,專利信息和起草標準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專利信息是企業創新的重要產物,它可以保護企業權益,提升企業競爭力;起草標準則是企業產品製造和服務領域的質量保障,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提高行業基礎標準。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280027281.9 | 用於顯示從多個應用接收到的通知的系統和方法 |
2 | CN201280007290.1 | 用於隱藏電子設備的傳感器和其他部件的方法和裝置 |
3 | CN201220300541.2 | 一體式殼體 |
4 | CN201010113906.6 | 音頻數據的通用容器 |
5 | CN201380043645.7 | 用於電子設備中的輸入/輸出架構的裝飾件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9573-2020 | 智能終端內容過濾測試方法 | 2020-12-14 | 2021-07-01 |
GB/T 39574-2020 | 智能終端內容過濾技術要求 | 2020-12-14 | 2021-07-01 |
GB/T 39575-2020 |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動終端安全能力技術要求 | 2020-12-14 | 2021-07-01 |
GB/T 39576-2020 | 具有融合功能的移動終端安全能力測試方法 | 2020-12-14 | 2021-07-01 |
GB/T 38542-2020 | 信息安全技術 基於生物特徵識別的移動智能終端身份鑑別技術框架 | 2020-03-06 | 2020-10-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0810227944.7 | 多媒體個性化呼叫方法及通信終端 |
2 | CN200810227528.7 | 多媒體個性化呼叫方法及系統 |
3 | CN200810227530.4 | 手機統一消息界面的顯示方法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34984-2017 | 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區域網和城域網 超高速無線個域網的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範 | 2017-11-01 | 2018-05-01 |
GB/T 33475.2-2016 | 信息技術 高效多媒體編碼 第2部分:視頻 | 2016-12-30 | 2017-07-01 |
YD/T 4002-2021 | 5G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 增強移動寬帶終端設備測試方法(第一階段) | 2021-12-02 | 2022-04-01 |
YD/T 3988-2021 | 5G通用模組技術要求(第一階段) | 2021-12-02 | 2022-04-01 |
YD/T 3932-2021 | LTE/CDMA/TD-SCDMA/WCDMA/GSM(GPRS)多模雙卡多待終端協議一致性測試方法 | 2021-08-21 | 2021-11-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0710108551.X | 再現存儲在信息存儲介質上的數據的方法 |
2 | CN200610074321.1 | 數字廣播記錄器和使用其記錄標題的方法 |
3 | CN201310209447.5 | 具有上蓋的洗衣機 |
4 | CN201510401179.6 | 超寬帶通信裝置和方法 |
5 | CN200610139243.9 | 同步廣播內容的方法及其設備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380001332.5 | 一種數據預取方法、相關裝置及系統 |
2 | CN200810065293.6 | 宏小區到私有小區的切換方法及其宏網絡系統 |
3 | CN201310603859.7 | 多路視頻檢測系統中的目標檢測方法、裝置及伺服器 |
4 | CN200710188294.5 | 一種組切換的方法和設備 |
5 | CN200610000395.0 | 一種多處理單元負載均衡方法和多處理單元系統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日期 | 實施日期 |
---|---|---|---|
GB/T 9254.1-2021 | 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1部分:發射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T 9254.2-2021 | 信息技術設備、多媒體設備和接收機 電磁兼容 第2部分:抗擾度要求 | 2021-12-31 | 2022-07-01 |
GB 40879-2021 | 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1-10-11 | 2022-11-01 |
GB/T 40656.1-2021 | 智慧城市 運營中心 第1部分:總體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GB/T 40420.4-2021 | 基於公用電信網的寬帶客戶網關虛擬化 第4部分:實體企業網關技術要求 | 2021-10-11 | 2022-05-01 |
序號 | 專利號/專利申請號 | 專利名稱 |
---|---|---|
1 | CN201120554305.9 | 一種具有動作感應人機互動方式的平板電腦 |
2 | CN200910242283.X | 一種全解耦雙軸電容式微機械加速度計 |
3 | CN201220685617.8 | 一種用於人臉識別系統的活體人臉鑑別裝置 |
4 | CN201020681810.5 | 一種同時進行光電轉換和熱電轉換的太陽能電池 |
5 | CN200510132886.6 | 一種採用雙波長結構光測量物體輪廓的方法 |
更多手機處理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手機處理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