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對美國網際網路公司排名數據了解,美國網際網路公司排名前十為AOL、Yahoo、Microsoft、Excite、Geocities、Netscape、Lycos、The WhoWhere Network、Disney、Infoseek。以下是美國網際網路公司排名前十詳細名單。
2017-2022年網際網路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全世界的網民規模達到30億人,相當於總人口的43%。上周,美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92%的美國人因各種需求而使用網際網路。置於全球的背景下,美國人口(3.25億)占世界人口的4.45%,美國網民(2.99億)占世界網民的9.58%,僅次於目前排名第一的中國(註:2014年的中國網民人數高達6.4億,占世界網民總數的21.97%)。
AOL依然是美國訪問量排名第4的網站,而他們的網站廣告業務一度占據了網際網路的最大份額。1998年,AOL處於上升狀態,成為美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1999年,達到1050億美元市值。然後,在2000年,它因收購Time Warner鑄成大錯。2002年,AOL虧損990億美元。據報導,現在的AOL的網站資產僅價值30-100億美元。
並非一切都在變化,雅虎在10年前排名第2,現在還是第2名。但是現在它卻屈居谷歌之下,這是一個極其不利的位置。它險些被微軟收購,今年早些時候在與億萬富翁投資者Carl Icahn的博弈中僥倖逃脫。曾經的網際網路寵兒——雅虎仍然是一個前景看好的公司,它擁有一些有趣、實用的和有一些有趣的和有用的Web 2.0站點(Delicious,Flickr和Pipes等)。但是它還需要奮鬥,做大做強最有利可圖的網上業務:搜索,以此吸引更多的眼球,贏得更多的利潤。
微軟依然處於第3名的位置。儘管盡了最大的努力,他們在搜索中依然無法占據一席之地。但最大的現金儲備,讓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公司在未來的競爭中都無法撼動微軟的地位。
1998年,Excite擁有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卻沒有盈利。與@Home67億美元的合併依然無法將其挽救,2004年它被IAC收購。這個網站依然健在,它成為了MyYahoo!的起始網頁,但它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里。
Geocities 相對於LiveJournal和wordpress.com來說,可謂個人博客社群的先行者。當它出現在1998年8月的網站排行榜之後,它的股票價格直線上升,從17美元躥升到100多美元。在泡沫破滅前,它被雅虎以35.7億美元收購。該網站依然吸引了每月近1300萬名的瀏覽者。雅虎依然以免費虛擬主機的形式運作它,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像Dreamhost 和Site5這樣質優價廉的服務商的湧現,Geocities逐漸喪失了競爭力,因為很多人需要的或許不再只是一個博客。
Netscape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是網際網路上最流行、最重要的網頁瀏覽器。1998年對Netscape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年,這主要是因為在那一年他們成立了後來成就Firefox網頁瀏覽器的Mozilla基金會,然而同樣是在這一年Netscape被AOL以42億美元收購,Netscape時代因此悲哀地畫上了句號。
Netscape從一個最受人尊敬的知名品牌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它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價值連城或者說無價的網站。netscape.com從瀏覽器下載網站到門戶網站,到搜尋引擎,到Digg模式,而現在它只是跳轉到微調版本的aol.com 。 Netscape在今年早些時候正式結束了網頁瀏覽器的時代,用戶因此「搬家」到了Firefox或Flock。
像雅虎和谷歌一樣,Lycos也是在美好的大學時代誕生的工程。不同於雅虎和谷歌, Lycos一直以來容易被人們遺忘。該網站現在每月吸引超過200萬名遊客,他們的流量在這一年中下降了73 % 。1996年,Lycos的曾是最有「錢途」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2000年它被西班牙的Terra以56億美元收購。到了2004年,Lycos陷入困境,在被南韓一家通訊公司(現在的擁有者)收購的時候僅價值9540萬美元。
whowhere是一個早期的郵件搜索目錄,它在1998年被Lycos公司收購。之後發生的事情,可以參閱第7條。
Disney風光不再,無緣前10名的資產排行,現在的它已經下降到了第22名(其實他們在1998年家庭和工作環境應用排行榜中均位居第9名)。儘管如此,Disney依然擁有大部分的青少年市場。去年,他們甚至取得了非常受歡迎的Club Penguin網站3.5億萬的投資,這推動其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市場。Disney還擁有電視網絡業務ABC和ESPN,也都有非常受歡迎的網站(據comScore提供的榜單,ESPN位居第43名) 。
Infoseek是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上主要的搜尋引擎之一。1998年,它被Disney收購。一年以後,它搖身變為名曰Go.com的搜索門戶,它在Disney的其他網站(如ESPN,ABC News和Family.com)中抓取內容。像20世紀90年代的大多數門戶網站一樣,go.com沒有興起。現在它依然被當作通往Disney網頁內容的大門,但它在2001年就也已關閉了內部搜索功能(現在它依賴於雅虎搜索)。
對美國的消費者來說,他們也在網際網路行業的服務中嘗到了甜頭。據麥肯錫與波士頓諮詢公司的兩項研究發現,儘管在訪問網際網路時需要承擔一定的費用,但消費者得到的收益和回報肯定高於原來的付出——網際網路幫助他們提高了市場效率,縮短了交易與調查的時間,降低了機會成本,並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正因如此,新的網際網路驅動型企業、行業與乃至整個服務業也從網際網路消費者的習慣和需求出發,用直接有效的商業策略來回饋對方。從長期來看,網際網路企業和商業機構將以「節約時間、金錢和精力」為基本理念,吸引更龐大的消費群體。
從B2C到P2P,美國網際網路行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調查,約有25%的美國家庭在2014年沒有訂閱網際網路寬帶服務。兩年前,皮尤研究中心發現15%的美國成年人壓根不碰網際網路:其中34%認為網際網路與自己的生活無關,32%覺得使用麻煩並且擔心黑客攻擊,19%沒有經濟條件去購買電腦或是支付上網費用,還有7%是因為身體狀況不允許。
更多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網際網路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