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帶動PCB產業迎來結構性增長機遇。在需求爆發與技術升級的雙重驅動下,頭部企業正通過產能擴張和技術疊代搶占市場先機,國產廠商憑藉本土化優勢加速突破高端領域。本文結合最新行業動態及投資規劃數據,深入解析PCB產業競爭態勢與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PCB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行業分析顯示,AI伺服器對PCB的性能要求顯著提升:其用量較傳統伺服器增加3倍以上,同時高密度互連(HDI)、多層板等高端產品占比持續擴大。受此驅動,中國頭部PCB企業在2025-2026年規劃投資總額達419億元,重點布局高附加值領域。例如,IC載板、HDI板等細分賽道的產值增速預計超行業平均水平兩倍以上,成為企業競爭焦點。
AI伺服器對PCB設計精度和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動產業鏈向高端製造傾斜。其中,曝光、鑽孔、電鍍、檢測等關鍵環節因工藝複雜度提升而受益顯著。例如,高精密度激光鑽孔機需求激增,帶動相關設備市場規模年增速突破25%;同時,檢測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加速淘汰低效產能,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當前全球PCB設備市場仍由海外巨頭主導,但中國本土企業在技術追趕與成本控制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隨著AI相關訂單向國內轉移,曝光機、水平電鍍線等核心設備的國產化率正快速提升。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國產設備在PCB產線中的滲透率已超過35%,預計到2026年將突破50%。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基礎設備領域,在高端HDI板生產設備中亦有明顯突破。
從供應端看,頭部企業的產能擴張與技術疊代形成「馬太效應」,中小廠商因資金和研發限制面臨出局風險。需求端則呈現結構性分化:消費電子類PCB增速放緩,而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高附加值領域的需求年複合增長率超20%。這一背景下,企業需聚焦差異化競爭策略——例如通過定製化IC載板解決方案綁定頭部晶片客戶,或以綠色製造技術響應ESG政策導向。
PCB產業邁向高端化,國產替代加速
截至2025年8月,全球PCB行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向技術主導的轉型。AI算力需求推動產業鏈價值重心上移,高密度、高性能產品成為競爭核心。中國廠商憑藉規模化生產能力和政策支持,在設備升級與產能布局中占據先機。未來兩年419億元的投資規劃不僅將重塑國內PCB產業格局,更可能帶動全球供應鏈向東方轉移。隨著技術壁壘的持續突破,國產企業有望在高端市場實現份額與利潤雙增長,成為新一輪行業周期的主要受益者。
更多PCB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PCB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中信證券研報稱,隨著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提速,印製電路板(PCB)需求爆發。在此背景下,高多層板、高密度互連板(HDI板)、IC載板規劃產值增長較快,國產廠商積極擴產高端產能,中信證券預計我國頭部PCB公司2025-2026年形成項目投資額419億元。AI伺服器對 PCB的用量、密度、性能要求更高,對應設備的精密度要求提升、折損加快,曝光、鑽孔、電鍍、檢測等環節最為受益。中信證券判斷國產PCB設備廠商有望把握AI PCB景氣窗口期,加快驗證新興技術,積極承接增量需求,實現國產份額擴大與價值量提升。建議關注布局AI PCB設備的激光、視覺與檢測公司。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