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10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國泰君安指出,本次會議最大的亮點在於跨部門合作,近年地產領域跨部門合作相對較為罕見,意味著結果導向為主,具有更強的落地執行信心。建材新增最關注產業鏈付款前移+貨幣化安置 。1、地產白名單貸款審批額預期年底接近翻倍力度較強,更重要的是指引專項帳戶向產業鏈付款前移,在目前產業鏈要求風險地產項目現款現貨背景下,對產業鏈實際需求釋放將有改善;2、100萬套貨幣化安置換算成最少1億平銷售量對實物需求的盤活和企穩有積極作用。同時對土地收儲等政策的細化也有利於產業鏈資金的盤活。持續推薦建材龍頭企業。周一開始市場對會議持續產生預期,因此短期的資金流出符合規律。政策執行落地決心有利於中期實物需求量下滑預期的改善,在結構上高能級城市更加受益因此也更利好板塊龍頭企業的需求改善。地產邊際變化主要長期推薦消費建材龍頭公司,結合板塊持續增配信心和基建需求等預期同步改善,持續推薦水泥玻璃玻璃纖維等子版塊內核心權重標的。
更多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華泰證券指出,「十五五」規劃建議圍繞地產新模式的構建,基於長期視角對行業發展賦能。隨著「好房子」上升為行業標準,或進一步放大產品能力差異,推動企業競爭格局重塑。標的方面,我們繼續推薦「好信用、好城市、好產品」的「三好」地產股以及分紅與業績穩健的頭部物管公司。
華泰證券指出,宏觀視角下,當前地產周期磨底進入「深水區」,更看好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核心城市復甦節奏。2021年中以來,中國地產市場快速完成了一定體量的調整,且歷經了供給側較快的出清過程,自2025年中以來,中國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速降幅逐漸收窄,月度的年化銷售面積維持低位,從量的視角看地產周期已然進入磨底期:1)自2021年以來本輪地產銷售已歷經一定程度調整,已越過海外主要經濟體下行周期的區間上沿,不同能級城市的銷售面積增速、土地市場Q2以來均呈現磨底特徵,本輪地產調整「底部」區間的成交量自年中或已達到;2)房價仍在探底過程,但9月以來房價降幅已有收窄,伴隨著去庫存的持續推進,房產市場的全面修復有望在未來漸行漸近。市場全面修復尚未到來,我們相對更看好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核心城市復甦節奏。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2025年8月,北京和上海相繼發布房地產市場優化政策,政策內容集中在限購、公積金貸款支持等方面。我們認為,房地產政策的進一步優化,不僅有利於釋放短期需求,更說明面對鞏固市場止跌回穩的要求,政策並不會無所作為,而會結合現實情況積極出台相關措施。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8月8日,北京住建委、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調整本市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通知》,對北京市住房限購和公積金政策做出優化。考慮到7月底剛結束的政治局會議對經濟表述較此前樂觀、地產表述較少,我們認為政策力度符合市場預期。新政有望托底北京房地產量價表現、加速市場回穩,後續可以關註上海、深圳是否跟進。
花旗發表報告表示,恒隆地產上半年基本盈利按年下降8.5%至15.87億港元,符合預期,占該行對其當前財年估計的53%(2024年上半年56%),盈利下降主要由於租金收入減少(按年跌3%)、物業開發及酒店業務虧損擴大,以及淨融資成本按年增長11%,因債務規模擴大,儘管平均融資成本降低。每股中期股息為0.12港元,公司繼續提供以股代息選項。隱含中期股息支付比率為36%(2024年上半年為32%)。該行表示,關注恒隆地產披露更多股息前景信息,市場焦點可能集中在內地零售銷售/租金預期、杭州西湖66號項目的預租進展、資本支出計劃及資金管理。該行維持恒隆地產「買入」評級及目標價7.05港元。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