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食品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豆腐皮行業政策分析:清流豆腐皮產業進一步提升產業標準化

2025年豆腐皮行業政策分析:清流豆腐皮產業進一步提升產業標準化

2025-04-28 01:17:0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在2025年豆腐皮行業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下,清流豆腐皮產業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為當地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業布局逐步拓展,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市場銷售渠道不斷延伸,但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產業現狀的深入剖析、問題的精準識別以及對策的科學制定,有望進一步推動清流豆腐皮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5年豆腐皮行業政策分析:清流豆腐皮產業進一步提升產業標準化

  一、清流豆腐皮產業發展現狀

  (一)產業布局初具規模

  截至當前,清流縣豆腐皮產業已形成以專業合作社、規模加工企業和家庭作坊為主體的多元化產業格局。《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豆腐皮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全縣共有 3 家豆腐皮專業合作社,分別為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溫郊欣欣豆腐皮專業合作社和清流明駿豆腐皮專業合作社;3 家規模加工企業,包括福建省清流七星岩食品有限公司、嵩溪鑫牌豆腐皮廠和福建九龍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 255 戶家庭作坊。2017 年,豆腐皮產業年產量達 4600 噸,展現出較強的生產能力。此外,2013 - 2015 年,清流縣嵩溪鎮豆腐皮加工產業連續三年被納入福建省農民創業示範基地創建主導產業,每年獲得 200 萬元補助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設備引進、科技創新、品牌創建和技術培訓等領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品牌建設成果顯著

  清流豆腐皮在品牌提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2007 年,「清流豆腐皮」 成功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成為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重要標識。目前,擁有 「綠色食品」 認證企業 2 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 3 家、註冊商標 4 家。其中,鑫牌豆腐皮廠生產的 「鑫珍」 牌豆腐皮表現尤為突出,於 2011 年獲得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 「金獎」,並在 2014 年榮獲 「三明市優質品牌」 和 「福建省老字號」 稱號;愛珍豆腐皮合作社則在 2012 年被評為 「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2014 年獲得 「省級品牌農產品」「省著名商標企業」 稱號,2015 年獲得 「全國農產品加工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稱號。這些品牌榮譽的獲得,有效提升了清流豆腐皮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市場銷售渠道多元

  清流豆腐皮通過品牌拉動、農超對接、參加博覽會和農產品推介會等多種方式積極拓展市場。產品不僅暢銷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還成功入駐新華都、沃爾瑪等知名超市,實現了線下銷售渠道的廣泛覆蓋。同時,國際市場拓展也取得了一定進展,2010 年,清流縣嵩溪愛珍豆腐皮專業合作社生產的 「鑫珍」 牌豆腐皮產品遠銷德國;2014 年,福建省清流七星岩食品有限公司 「七星岩」 牌豆腐皮與澳大利亞 「亞瑞總公司」 簽訂了銷售總代理協議,標誌著清流豆腐皮逐步邁向國際市場。

  二、清流豆腐皮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一)作坊生產條件有待改善

  全縣 255 戶豆腐皮家庭作坊中,僅有 16 戶在市場監管局辦理了小作坊生產許可證,其餘均為無證生產。部分生產作坊存在設備簡陋、老化的問題,生產條件和環境衛生狀況不佳,制約了產品質量的提升和產業規模的擴大。

  (二)本地產黃豆原料供應不足

  2017 年,生產清流豆腐皮所需大豆原料總量約 6800 噸,而全縣優質大豆種植面積 2 萬餘畝,總產量僅 3000 噸,原料缺口達 3800 噸,不得不從東北地區調進,增加了生產成本和運輸風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的穩定性。

  (三)品牌與標準體系不夠完善

  雖然全縣已創建了鑫珍、七星岩、玉蓮、康爾利、遠香、星霞、青野、陸島等 8 個豆腐皮品牌,但僅有鑫珍、七星岩、康爾利、遠香等 4 家擁有註冊商標。在產品地方標準方面,只有 「鑫珍」「七星岩」 制定了標準,其餘品牌缺乏規範的標準,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難以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

  (四)產業服務平台缺失

  目前,清流縣尚未建立集展示廳、體驗館、冷藏館、研發培訓、營銷物流倉儲、質量檢驗等功能為一體的豆腐皮交易服務中心,加工戶、合作社和企業在生產、銷售等環節各自為戰,缺乏有效的協作與資源整合,市場拓展能力較弱,銷售渠道單一。同時,電子商務開發剛起步,運作不夠規範,缺少專業的營銷團隊,限制了產業的發展空間。

  (五)資金與技術支持不足

  一些小作坊由於資金不足,無法對生產和加工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導致生產規模難以擴大。此外,產業主要產品為豆腐皮,技術含量不高,產品單一,豆腐渣資源利用率低,即食型豆腐食品開發不足,不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產業附加值有待提高。

  三、清流豆腐皮產業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一)健全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監管

  成立豆腐皮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依託農業局或市場監督局,下設專門的產業辦公室,抽調專業人員負責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提供技術、資金和手續辦理等方面的指導與服務。加強監督管理,建立從原料採購、生產加工到市場銷售的全程溯源責任制,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確保豆腐皮質量安全。食品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生產經營監管機制,要求生產經營主體具備備案憑證、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等齊全手續,並定期對豆腐皮進行抽樣檢查,加大抽檢密度,保障消費者權益。

  (二)完善政策支持,提升產品品質

  制定推動豆腐皮產業提檔升級的相關政策,結合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在資金、人才、研發等方面出台扶持方案,引導和鼓勵小作坊對設施設備和環境衛生進行改造升級。建立豆腐皮質量檢測中心,統一 「清流豆腐皮」 專用地理標誌的使用質量標準,對產品的感官要求(色、香、味、形態)和成分含量(水分、蛋白質、脂肪等含量)進行嚴格把關,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提升清流豆腐皮的整體品質。

  (三)加強品牌整合,加大宣傳力度

  以豆腐皮龍頭企業和生產合作社為主導,開展品牌整合工作,樹立 「清流豆腐皮」 大品牌意識,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模式。利用現有品牌的聲譽和銷售網絡渠道,注重品牌效應,在包裝設計上統一標識,提高產品的辨識度和市場影響力。同時,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電子商務等網絡平台,加大對清流豆腐皮的宣傳推廣力度,打造品牌 「精品」,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

  (四)加大科研投入,延伸產業鏈條

  鼓勵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加大科研投入,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在現有速食和即食豆腐皮產品的基礎上,不斷開發豆腐皮系列新產品,探索豆腐皮深加工食品,提高豆腐渣資源利用率,增加產品附加值。有關部門要積極引進科研人才,探索改進蒸汽鍋爐節能技術和生產燃料模式,解決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燃料供應和生態保護問題,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2025年豆腐皮行業政策的推動下,清流豆腐皮產業既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優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通過健全管理機制、完善政策支持、加強品牌建設、加大科研投入等一系列對策的實施,有望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進一步提升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推動清流豆腐皮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更多豆腐皮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豆腐皮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