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6月中旬,建材行業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下展現出結構性機會。從資本市場表現看,滬深300指數微跌0.45%,而建材(中信)板塊下跌1.68%。細分領域中,玻纖、玻璃板塊逆勢上漲,凱盛新能等頭部企業單周漲幅超18%,顯示行業內部分化加劇。政策層面,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基調,強調房地產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為建材需求端提供了潛在支撐。本文結合當前數據與趨勢,分析建築材料領域的投資價值與發展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建築材料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第二周,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94.41萬平方米,同比降幅收窄至-12.82%。儘管價格端壓力猶存,但庫存去化速度加快,表明市場供需關係正逐步調整。建材龍頭企業在傳統業務觸底後,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如低介電電子布)實現盈利改善。以玻纖行業為例,頭部企業通過優化產能布局,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有望突破16億元。
政策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4月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顯著,內蒙古、新疆等省份保持兩位數增長,基建領域對建築材料的需求形成區域結構性支撐。同時,國務院「先立後破」的改革方向為綠色建材推廣提供長期利好。
當前已進入中報業績博弈階段,部分細分領域表現亮眼:
投資策略上,建議關注兼具成長性與估值修復潛力的方向:一是技術壁壘高的新材料領域(如電子級玻璃纖維),二是受益於區域基建擴張的西部市場。
中國-中亞峰會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迎來加速期。2025年1-4月新疆固投增速達13.8%,西藏製造業投資增長25%,帶動水泥、管材等建材需求放量。以青松建化為例,其在新疆市場的市占率突破40%,區域龍頭地位持續鞏固。
政策端,中央財政對「一帶一路」沿線基建項目的資金支持進一步加碼,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多專項債投向西部交通網絡與民生工程。此類項目對混凝土、鋼結構等傳統建材的需求形成剛性支撐。
總結
2025年建築材料行業呈現「分化中尋機」的特徵:高端製造領域依託技術疊代保持高增長,而區域基建則通過政策驅動打開增量空間。投資者需重點關注兩大主線——算力革命催生的電子材料升級需求,以及西部地區基建投資帶來的結構性機會。同時需警惕地產銷售復甦不及預期、原材料成本波動等風險因素對行業盈利的影響。未來市場將更傾向於具備技術壁壘和區位優勢的企業,推動建材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更多建築材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建築材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